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殲-35

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发的第五代战斗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歼-35
Remove ads

殲-35(縮寫:J-35;代號:雲龍[5]),其前身為技術驗證機FC-31[b](代號:鶻鷹[6]),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五代匿蹤多用途戰機,由航空工業集團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研製、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瀋飛公司生產,採用氣動、結構與匿蹤一體化設計,其基本型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的首款第五代多用途戰機。

快速預覽 殲-35J-35 雲龍, 概觀 ...

2025年9月22日,殲-35被官方證實在福建號航空母艦上完成電磁彈射起降測試,使其成為全世界首款從航空母艦上電磁彈射起降的第五代中型戰鬥機[7]。其空軍型則與殲-20形成高低搭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實現匿蹤與反匿蹤作戰體系規模化的重要組成力量。[8][9]

2024年11月12日珠海航展開幕,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首次展出「中型匿蹤多用途戰鬥機殲-35A」。殲-35是中國空軍自裝備殲-20之後入役的第二款第五代戰鬥機,使中國成為自美國裝備F-22F-35之後,世界上第二個同時在役兩款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10]2025年9月3日,殲-35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公開亮相,該武器為航艦作戰體系設計,具備前沿偵察、電子戰壓制及海上突防等作戰能力[11]

Remove ads

設計

殲-35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航集團副總工程師孫聰擔任總設計師,其採用常規氣動布局,配備了DSI進氣道、梯形主翼、傾斜雙垂尾及內置彈倉,具備典型匿蹤戰機的特徵,可被探測性較低,生存能力較高。此外,該戰機擁有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可完成目標探測、外部資訊綜合處理及多目標超視距大離軸角全向攻擊等任務,性價比高。採用新開發的兩台高性能小旁通比渦扇引擎作為推進系統,並裝配一門航砲,具有較強的內埋及外掛能力,可掛裝多種先進的空對空、空對地武器。採用3D列印製造使得零件數量只有傳統工藝的50%,且工裝及模具數量僅為中國三代機所需的46%,製造時間和成本大大降低。裝備了短距起降的雙前輪起落架,可用於中國航空母艦上的艦載型戰鬥機。[12][13][14]

研發歷程

早期開發

原型機FC-31最初作為競爭方案之一,與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殲-20方案爭取成為1990年代的中國下一代戰鬥機計畫英語J-XX的選型,在殲-20方案取得頭籌後[15],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沒有放棄這個方案,計畫繼續發展以獲得潛在的出口客戶。[16]

2011年9月,601研究所與沈飛集團在北京某場無人機創新大賽中聯合展出了一款「F-60」雙引擎飛機模型,其採用類似F-22和F-35的常規氣動布局。此模型當時未引起外界多少關注。[17][18]

2012年6月23日,一款飛機在中國大陸公路上被拍到並流至網路,因主體外殼在卡車上以迷彩布包裹,被外界暱稱為「粽子機」,外界也猜測並盛傳其為「殲31」[19][20][21]。同年9月,編號31001的原型機曝光,並於10月30日進行高速滑行測試、31日在兩架殲-11BS陪伴下完成通場首飛[22][23],2012年11月以大比例模型亮相珠海航展,外界猜測可能裝備國產航艦或面向出口[24][25][26]。2014年10月,FC-31以「鶻鷹」之名亮相珠海航展,被視為面向海外市場的重大信號[27]。中航工業領導稱其研發考慮了市場各種可能性及外銷,11月12日在航展首次公開飛行表演。央視報道其可能用於出口市場和艦載機,且最終定型與原型機有較大不同,引擎將國產化[28]。沈飛表示其性價比高,設計考慮與F-35交戰。2015年11月,「鶻鷹」在杜拜航展展出,性能等多方面經一年改進有提升。

Thumb
2014年珠海航空展的FC-31

重要改進

2016年12月23日,一架改進版FC-31型戰機進行首飛。這架飛機被稱為FC-31 2.0,它在垂直尾翼、航電、雷達、引擎等方面相較於之前的FC-31有很多不同的改進。[29]

艦載型開發

2020年9月9日,機頭編號「31003」的FC-31鶻鷹3.0驗證機試飛,引擎加力無黑煙,可能換裝國產渦扇-13引擎,取消機頭空速管,或已安裝有源相位陣列雷達[30]。2021年6月8日,網路照片顯示武漢航艦樓有疑似FC-31戰機模型,有FC-31的熟悉配置[31]。2021年10月29日,社交網路照片顯示疑似FC-31艦載機版本原型機首飛。還有網路流傳照片顯示漆著藍綠色底漆的FC-31原型機飛行,似乎是以2016年第二代FC-31原型機改良[32],有機翼可摺疊、前起落架有彈射器牽引杆等不同處,後曝光的灰色塗裝飛機編號350001。2022年7月22日,編號350003、帶有飛鯊圖標與空軍低可視度機徽的驗證機照片在中國大陸網際網路傳播,因清晰度高且官方未阻撓,有觀點認為是有關方面默許。[33][34]

陸基型開發

2023年9月26日,多張圖片證實陸基型殲-35A於當天首飛[35]。它很可能不是殲-35艦載型,主要跡象是其整體機翼表面積較小,水平尾翼面不「切入」機翼,二者間有小間隙,且機翼與兩架FC-31驗證機也不同。[36]

正式亮相

2024年11月12日,珠海航展首次展出殲-35A,據央視的軍事專家介紹,亮相航展就意味著殲-35A已經是空軍的正式裝備。[37]

2025年9月3日,殲-35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公開亮相,標誌著解放軍海軍艦載航空兵正式邁入「雙隱身」時代。[38]

行動歷史

2025年9月22日,殲-35被官方證實在福建號航空母艦上完成電磁彈射起降測試,使其成為全世界首款從航空母艦上電磁彈射起降的第五代中型戰鬥機[7]

型號

  • FC-31:原型機。
  • 殲-35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使用型號,採用集成中央杆英語Centre stick,並搭配輔助著艦系統
  • 殲-35A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所使用型號,輕量化制空型,採用側杆英語Side-stick駕駛員操縱裝置,強化飛機操控靈敏性。預計出口型號,廠商開發組透露,相對於艦上型,座艙佈局、登機梯、機翼面積與操作軟體等都有略作修改,以適應空軍機場的需要[39]

使用國

用戶

潛在用戶

參見

注釋

  1. 此為公開時間,殲-35和殲-35A的實際服役時間更早
  2. 驗證機FC-31項目最初完全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獨立出資研製設計,並未獲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撥款,故未使用「殲-XX」作定型號。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