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段彩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段彩華(1933年2月12日—2015年1月13日)[1],生於江蘇宿遷新安鎮,台灣小說家。
生平
1939年冬,段彩華在逃到鄉下兩年後,回到家中並入讀小學一年級。1945年夏小學畢業。1946年春入讀徐州建國中學,1948年夏畢業;1948年秋入讀徐州市立中學高中一年級;1948年11月隨山東第三聯合中學流浪,離開徐州,翌月遷至湖南衡山、霞流、李家大屋居住。1949年5月隨堂兄段彩祥從軍,自長沙輾轉隨軍到台灣,1949年6月於台南受訓,並已不斷寫作,於1962年秋因服役期滿退役。其後畢業於革命實踐研究學院大眾傳播系。旋即來到台灣曾任記者、校對(精忠報,1953年春)、少尉軍官(1959年秋)、陸軍總部副官處書刊中心書庫管理員(1959年秋)、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總幹事、《幼獅文藝》主編,並從事戲劇研究,晚年專事寫作。1972年3月結婚。
段彩華曾出版二十多部的長、短篇小說,晚年仍執筆不輟。在五、六零年代與小說家朱西甯、司馬中原齊名,與同樣為軍旅作家的二人被並稱為「軍中三劍客」或「軍中文藝三健將」。但段彩華本人與朱西甯同樣非常在意這樣的稱號,於2009年向國立台灣文學館表示,不希望再被稱為「三劍客」或「三健將」。[2]
其短篇小說〈押解〉曾被吳念真改編為舞台劇劇本《押解:菜鳥警察老扒手》(台灣文學劇場三步曲),2015年10月由綠光劇團演出。[4]
Remove ads
作品特色
段彩華擅於運用動態描寫,使其小說具有蒙太奇般的效果。故事背景則多來自故鄉、軍中,或以現實為題材,深刻地挖掘人性,充滿人道精神,並闡揚正義。
司馬中原評價段彩華作品:「整體說來,段彩華先生的小說作品,恆以靈動的筆觸和高度的時空壓縮技巧顯呈情境,他手裏的筆,一如魔術師手中的魔杖,準確的一揮,便帶給人一個世界,他運用虛實快慢參差的筆致,運用豐富的比喻和象徵,構成他表現的網絡,網住人感覺的中樞,他善於造境,而又能將其還歸自然,這較諸自然成境的作家,在技巧上更見高明,他通篇無贅詞,無廢話的表達方式,使我這捧讀他作品多年的人心儀無已,我常對很多朋友說:你們若想了解什麼是小說,要讀段彩華先生的作品,那是小說中的小說。」[5]
榮譽
主要作品
- 《上將的女兒》(九歌出版社,1988)
- 《清明上河圖》(九歌出版社,1996)
- 《花燭散》(九歌出版社,1997)
- 《北歸南回》(聯合文學,2002)
其他
- 《民國第一位法學家︰王寵惠傳》(近代中國出版社,1982)
- 《我當幼年兵》(彩虹出版社,2003)
研究段彩華作品的著作
- 《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86:段彩華》(張恆豪、封德屏,國立臺灣文學館,2016)
- 《臺灣老兵的返鄉之途 : 段彩華北歸南回研究》(陳建華,花木蘭文化,2021)
參看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