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段思平
大理国开国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理太祖段思平(白語:Duainb Six-pienp[1],893年—944年),生於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大理國的開國皇帝,其家族世代為南詔武將,父為南詔布燮段保隆,母為白姐阿妹(又作「阿垣」)。段思平因為累積軍功而升任為大義寧通海節度使。楊干貞奪趙善政之位,干貞之弟楊詔譖思平有帝王之相,干貞於是追殺思平。以「減爾稅糧半,寬爾役三載」為號召,聯合奴隸和農奴起事。會善政臣守高方、段思平友好,派人接思平,思平之弟段思良、軍師董迦羅前來加以保護思平向東方的黑爨三十七蠻部借兵。以赦免徭役為條件,取得滇東三十七部的支持,會盟於石城(今雲南曲靖),討伐楊干貞。937年,攻破太和城(在今大理城北),滅大義寧,建立大理國,建元文德,該年段思平為44歲。仍都大理(羊苴咩城,今大理城)。在位後改革,「盡逐楊氏邪臣,罪大者正罰爽,表暴貞良。更易制度,損除苛令」。於是遠近歸心,奉其約束,把南詔末朝以來各部族、部落分裂、戰亂的局面重新統一起來。又大行分封,封爨氏於巴甸(通海),封高氏於巨橋(昆陽),封董氏於成紀(永勝)。三十七蠻部也得到封賞。天福3年封董迦羅為相國,封高方為岳侯。在位期間實行封建分封制,設立八府、四郡、三十三部,社會生產力獲得發展。篤信佛教,在位八年,年年建寺,鑄佛萬尊。死後諡聖神文武皇帝,廟號太祖。由子段思英繼位。
Remove ads
源流
註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