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比亞維斯托克猶太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比亞維斯托克猶太區(波蘭語:getto w Białymstoku)是納粹德國在波蘭占領區新成立的比亞維斯托克區建立的猶太人猶太區。[1]猶太區於1941年7月26日至8月初建立於區域首府比亞維斯托克。該城及周邊地區的大約50,000名猶太人被限制在城內的一個小區域;比亞瓦河從中穿過,將猶太區分成兩部分。大多數囚犯都被迫在強迫勞動企業中為德國的戰爭事業勞動,工作範圍主要是在猶太區內外運營的大型紡織、製鞋和化工企業。猶太區於1943年11月遭到清場,[2]居民被大屠殺列車運往馬伊達內克集中營和特雷布林卡滅絕營。[3]只有幾百人在戰爭中倖存下來,他們有的在城市的波蘭人區躲過一劫,有的在比亞維斯托克猶太區起義後逃跑,也有的在集中營中倖存下來。
Remove ads
德蘇入侵波蘭
根據1931年的人口普查,比亞維斯托克有超過91,000名居民,其中43%是猶太人。[4]這座城市有兩家猶太電影院,幾家猶太人日報、猶太人體育俱樂部、著名的猶太人政黨、以及一座擁有超過10,000本書籍的猶太圖書館,文化生活欣欣向榮。[5]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後,比亞維斯托克於9月15日被國防軍占領,一周後根據納粹與蘇聯的協議移交給從東方入侵的紅軍。[6]1939年11月1日至2日間,戰前的比亞維斯托克省和波蘭第二共和國的一半以上領土被蘇聯吞併。[7][8]根據先前在莫斯科簽署的德蘇條約的條款,比亞維斯托克市被併入蘇聯的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直到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為止。成千上萬的猶太難民從德占波蘭地區湧入該城。[5]
在蘇聯占領期間,猶太公司和商店被關閉;猶太社會、教育和政治機構被認定為非法。此外,許多猶太人和波蘭人「資本家」被蘇聯當局流放到西伯利亞。[5]

Remove ads
德國入侵蘇聯
1941年6月22日,國防軍襲擊了蘇聯,並於1941年6月26日至27日在巴巴羅薩行動中接管了比亞維斯托克。309警察營隨即抵達,[9]其任務是對猶太人社區施加恐怖。[10]第一次針對比亞維斯托克波蘭猶太人的大屠殺發生於1941年6月27日,被稱作「紅色星期五」,[5]多達2,200名受害者身亡。[9]大猶太會堂被潑灑汽油後燒毀,納粹還向會堂內投擲手榴彈;[10]約有700名-[9]1000名猶太人被鎖在其中一併燒死。發生在察那伊基猶太人社區和公園內的屠殺一直持續到晚上。第二天,大約20-30輛貨車的屍體被運到在市中心外的索斯諾瓦街(Sosnowa)旁依據德國命令挖出的亂葬坑。[9][11]309營的恩斯特·維斯(Ernst Weis)少校喝醉了,後來聲稱對所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他的軍官向國防軍第221安全師(309營的上級單位)的約翰·弗魯格貝爾將軍提交的官方報告被迅速篡改。[9]在行動之後,大約300名猶太知識分子遇害,他們於7月3日被卡車運到Pietrasze的田地里。[5]309營隨後被調往比亞沃維耶扎,其位置由警察軍團中心的秩序警察第316和第322警察營取代。兩支部隊被要求圍捕更多的猶太人。1941年7月12日至13日,兩個警察營在比亞維斯托克郊區實施被稱為「黑色星期六」的大規模槍決事件。[5]據估計,超過3,000名猶太人趕到市政體育場,隨後被帶走並在反坦克戰壕中被殺害。[9][10]在1941年德國占領的頭幾周,共有超過5,500名比亞維斯托克猶太人被槍殺。[5]

無論城市中直接進行的屠殺行動狀況如何,新區都成為了別動隊的早期行動地。當德軍向東推進時,每個集團軍群都伴有一支別動隊突擊隊。希姆萊於1941年6月30日在比亞維斯托克區成立期間訪問了該市,並宣稱該地區存在很高的蘇聯游擊活動風險;猶太人立即被懷疑涉嫌幫助蘇聯游擊隊。[12]黨衛隊地區總隊長阿圖爾·內貝的B別動隊被要求摧毀所謂的內務人民委員部勾結者。帝國安全總辦下令自波蘭總督府召喚了兩支部隊:赫爾曼·沙佩爾的黨衛隊齊辛瑙-施羅特斯堡突擊隊(Kommando SS Zichenau-Schroettersburg)和沃爾夫岡·比爾克內爾的比亞里斯托克突擊隊(Kommando Bialystok),以協助別動隊的行動。[12]在德國占領的早期,這些流動行刑隊圍捕並殺死了該地區數千名猶太人。[12]
Remove ads
猶太區
根據德國軍事當局的命令,比亞維斯托克猶太區於1941年7月26日正式成立。6月30日成立的當地猶太人委員會負責猶太人到指定地區的轉移。住在猶太區地區的所有波蘭人都被勒令搬出。猶太區的單人間內安置了多達三個猶太家庭,彼此用帘子隔開。猶太區最初有兩個大門通往外界,一個在Jurowiecka街,另一個在Kupiecka街。猶太區範圍包括Lipowa,Przejazd,Poleska和Sienkiewicza等街道。1941年8月1日,猶太區對外關閉,有43,000人被困在裡面。由24名猶太人組成的猶太人委員會於8月2日召開了第一次會議,並成立了13個部門。Ephraim Barash是一位49歲的機械工程師,當選為代理委員長。委員會由Gedalyah(Gedalia)Rosenman 拉比擔任主席。猶太區設有湯廚房、醫務室、學校、猶太區警察局、浴室和其他設施。猶太人委員會將努力工作作為生存的關鍵,其主要職責是為德國人提供勞力配額。[11]猶太區的人口在很短的時間內成長到超過50,000人。猶太區周圍被一座頂上有鐵絲網的木牆包圍,三個入口由德國人監督的猶太警察把守。在猶太人委員會的幫助下,猶太區內建立了紡織廠和軍工廠。猶太區口糧嚴格執行配給制。[2][5]
1941年9月,納粹當局宣稱,比亞維斯托克猶太區的猶太人口太多,並責令將部分人口驅逐到附近的普魯扎內。猶太人準備了目標清單。驅逐行動於9月18日開始,持續了一個月。[13]4,500名最虛弱和最貧窮的猶太人被送走,其他人則通過大肆賄賂猶太人委員會躲過了驅逐。[14]截至1942年1月18日,委員會的各級官員人數已達1,600人,這一數字到了6月達到了4,000人。委員會成員增長的主要原因是能夠收到特別津貼,以及肉類、豆類、果醬、肥皂、麵粉、以及過冬用的大量煤炭的優惠券。[15]與此同時,猶太區人口的口糧配給總體嚴重減少,一開始是每天500克麵包,然後減少至每天300克,導致飢餓猖獗。[16]用倖存者Riva Shinder的話來說,猶太區成了「羞辱性的壓迫,槍擊[和]絞刑」的代名詞。從外面偷運食物會被處以死刑。1941年12月,一個猶太人抵抗組織成立,由Tadeusz Jakubowski和Niura Czerniakowska領導,Riva Shinder擔任其秘書。他們聽取無線電廣播,書寫公報,並有一台複製機。他們還在工廠中進行破壞活動。[17]
Remove ads

1943年2月5日至12日,第一批約10,000名比亞維斯托克猶太人被移動營圍捕,以便大規模「疏散」猶太區。他們被送上大屠殺列車,在特雷布林卡滅絕營遇害。有2,000名受害者因為生病或太虛弱無法搭乘貨車,被當場擊斃。[5]與此同時,大約7,600名囚犯被重新安置到城內新的中央中轉營,等待進一步篩選。其中可以工作的人被送到馬伊達內克集中營。經過馬伊達內克的另一次工作能力篩選後,他們被送往波尼亞托瓦集中營、布里津集中營(Blizyn)、以及奧斯威辛的勞動和滅絕營。被認定為過於虛弱無法工作的人在馬伊達內克的毒氣室全數殺害。超過1,000名猶太兒童被派往波希米亞的特雷西恩施塔特猶太區,隨即被送往奧斯威辛-比克瑙集中營殺害。1943年8月16日,作為萊茵哈德行動的一部分,德國黨衛隊與烏克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白俄羅斯的志願幫手(即所謂的特拉夫尼基人)一同襲擊了猶太區,旨在將其最終毀滅。[2]面對最後的驅逐,猶太人地下組織發動了猶太區起義。1943年8月16日晚,數百名波蘭猶太人開始武裝起義,對抗執行清場的部隊。 [2]
大屠殺倖存者、歷史學家西蒙·達特納寫道:「對猶太區的封鎖持續了整整一個月。1943年9月15日,在最後一次抵抗的火焰被撲滅之後,黨衛隊部隊撤退了。」大規模驅逐的最後階段隨即開始。[2]在比亞維斯托克地區,只有幾十個猶太人設法逃脫,並加入了包括蘇聯政黨在內的各種黨派團體。1944年8月,紅軍再度占領比亞維斯托克。
波蘭救國軍成員Marcin Czyżykowski將食物和藥品帶入猶太區,在回來的路上將猶太兒童帶到他和他的妻子Maria的家中。他們的家中最多同時滯留有12人,隨後會安置到波蘭家庭中。 [18]
Remove ads
注釋和參考
拓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