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沱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河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沱江,古稱江沱,又名外江、中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中部的一條河流,為長江的一條較小的一級支流。
沱江有三個源頭。
- 東源為綿遠河,源自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茶坪山,南流經過綿竹市,再向西南流經德陽市、廣漢市,一般認為東源即為沱江正源。長180km
- 中源為石亭江,源自什邡市北和茂縣南的九頂山南麓,沿什邡和綿竹的邊界南流,流經廣漢。長141km
- 西源湔江,出自彭州市北茶坪山南麓。長139km。
綿遠河、石亭江和湔江在廣漢市三水鎮匯合後成為沱江的幹流,這一幹流一般稱為北河。[1]
另外此處又有岷江分出的毗河和青白江在金堂縣趙鎮與北河匯流,匯流之後稱為沱江。[2]
幹流從金堂縣趙鎮向南流經金堂縣、簡陽市、資陽市雁江區,資中縣、內江市市中區、富順縣,在瀘州市注入長江,長522km,河道彎曲係數2.1。左岸較大的一級支流有瀨溪河、大清流河和陽化河;右岸有威遠河和球溪河。
全長700公里,流域面積2.79萬平公里。
金堂縣趙家渡(也稱為金堂趙鎮[3])以上為上游,綿竹市以上為山區河道,以下河谷寬敞平坦。趙家渡至資中為中游,穿越丘陵地帶,有一系列的峽谷,包括金堂峽長13km;月亮峽長21km;青山峽長2km。下游流經盆地丘陵區,河道深而彎曲,河口谷寬300-500米。[4]
流域內是四川省的工業集中地區,人口密度大,森林覆蓋率很低,有水土流失和嚴重的水污染的問題。
沱江是四川盆地唯一 一條沒有骨幹控制型水利工程的主要江河,上遊河段因此防洪能力低下,引發多次洪澇災害。因此,21世紀初曾計劃在上游湔江修建關口水庫。但2008年汶川地震後,規劃中的庫區成了重建安置點,且地震導致湔江流域地質災害隱患點陡增,修建關口水庫的計劃被迫取消。[5]
Remove ads
航運
目前通航河段為瀘州河口至自貢牛佛鎮,為VI級航道,全長145.4km,其中自貢市101.9km,瀘州市43.5km。航道升級改造工程包括新建小市、么灘、銀蛇灘3個梯級樞紐,改造黃葛灝、黃泥灘、流灘壩3梯級航電樞紐的通航建築物,整治庫尾航道,提升至IV級航道,常年通航500噸級。船閘有效尺度為150*23*4.2米。新建銀蛇溪樞紐為航運兼發電,電站擬裝機容量22.8MW,2020年開工建設。
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
2004年3月,四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濃度氨氮超標廢水(2611-7618mg/L)經支流毗河排入沱江,造成沿線簡陽、資陽、資中和內江近100萬群眾從3月2日到到3月26日飲水中斷25天,死魚100萬公斤,直接經濟損失2.19億多元。[6]之後沱江幹流全面禁止網箱養魚,沿岸城市紛紛另闢新的飲用水源地。沿岸仍是消化系統類癌症高發區。[7]
畫廊
-
沱江瀘州段
-
沱江上的節日景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