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岷江

长江的一级支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岷江
Remove ads

ㄇㄧㄣˊ,又叫汶江都江[1][5],是長江上游左岸一級支流,是其水流量最大的支流及中國水利開發最早的河流之一[2]

快速預覽 岷江, 流域 ...

地理

Thumb
四川省樂山市境內大佛風景區眺望的岷江

岷江是長江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是其上游重要的水分補給來源[2][6]河口平均流量每秒2,840立方公尺(3,715立方碼)[3],年徑流量相當於黃河的一倍半[7]。其發源於岷山南麓[2],全長1,279公里(795英里)[4][註 1],天然落差約3,560至3,650公尺(11,680至11,975英尺)左右[8]。其主要流經四川盆地西部[1],沿途匯入黑水河雜谷腦河大渡河馬邊河等320餘條支流[3][註 2],經過松潘茂縣汶川灌縣成都雙流彭山眉山青神樂山犍為等市鎮[5],在宜賓匯入長江。[2]其主要通航河道有樂山至宜賓段和成都至樂山段,分別長162和186公里(101和116英里)。岷江流域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地帶,地勢西高東低,面積約133,000平方公里(51,352平方英里)[1][註 3];流域人口數量1789.4萬人(2005年),其中非農業人口710.3萬人。

Remove ads

上游

岷江以都江堰以上為上游[1],處於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間的山地,水能資源豐富[3][9]。其屬於高原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 °C(54 °F)以下。其長度約為341至365公里(212至227英里)左右,是成都平原乃至長江上游各方面用水的主要來源和水土保持區,[6][10]氣候干、雨季分明。[11]岷江上游流域的面積為23,037平方公里(8,895平方英里),處於中國一級階梯向二級階梯的過渡區[10],高原面積占流域的三分之一,平均海拔3000-4500米[12],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和羌族少數民族的聚居地。[1]另外,岷江上游映秀灣以上也是地震多發地段[10]

中游

Thumb
都江堰

都江堰樂山為岷江的中游[1],長約216公里(134英里),自古被稱為四川的「黃金水道」[13],主要流經成都平原和海拔在800公尺(2,625英尺)以內的丘陵[14],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岷江中游流域是中國西部地質、地貌、氣候的陡變帶[14],古鎮密布,文化底蘊豐厚。[13]

岷江中游被都江堰水利工程一分為二,形成外江和內江兩條水道,其中外江為幹流。[15]外江自都江堰至新津段被稱為金馬河,在新津與西河匯流後重新稱為岷江。[16]內江則分為蒲陽河、柏條河、走馬河,並繼續分支出眾多河流,灌溉成都平原,與沱江水系溝通。其中柏條河與走馬河進入成都市區的分支,稱為錦江。錦江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街道與岷江幹流匯流。

由於人為因素,如今(2011年)這裡的水污染嚴重,甚至出現過魚類大量死亡的現象。[17]

下游

樂山以下至宜賓則為岷江下游[1],全長約為152至162公里(94至101英里)左右[18],水運交通發達[3]碼頭港口較多,一直可達上海[7]。其和岷江中游一樣,屬於亞熱帶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至18 °C(59至64 °F)。在樂山南部,岷江和青衣江大渡河交匯處,還有著世界最大的石刻大佛,即樂山大佛[19][20]

水庫和水電站

根據規劃,岷江上將會建成30餘個水庫或水電站,目前(2014年)有10餘個已建成。這裡列出部分位於岷江幹流[註 4]上的水庫和水電站[21][22]

岷江水庫和水電站列表
更多資訊 序號, 名稱 ...
Remove ads

歷史

都江堰的修建

Thumb
都江堰灌溉系統圖

周滅亡後,秦孝文王李冰當蜀郡太守。[23]李冰當上太守後,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其以防洪、行舟和灌溉為主要目的,徵調民工,在岷江上修築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4][25][26]其主體工程是將岷江水分成兩條,其中一條引入成都平原,既起到分洪減災的作用,又有引水灌田的作用。[27]這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好處,讓成都平原從此成為了豐饒的「天府之國」。[25][28]

長江源頭之爭

岷江自先秦開始長期以來被誤認為是長江的正源[2][3][29]這之中很大的原因是《尚書》中記載長江源頭在岷山,後人便將錯就錯。[3][30]那之後長時間以來,各種文獻依然認為長江的源頭在岷山,將岷江直接稱之為「江」或「大江」。[31][32][33]一直到明朝徐霞客提出金沙江才是長江正源的觀點後,才引發了長江正源的爭議。[29][3]不過即使如此,直到初,仍然有不少文獻上記載岷江為長江正源。[29]五四運動」爆發後,才開始正式把岷江作為長江的支流,將長江的正源定為金沙江。[29]但是,或許由於長江源頭自然環境惡劣,很少有人能去親身考證,長江源頭問題依然有所爭議。[34]

資源

岷江流域自然資源豐富,其中岷江上游地區森林資源水資源旅遊資源尤其豐富[8][9]

礦產資源

岷江流域主要礦產有礦等有色金屬貴重金屬,另有稀有金屬礦等。除此之外,還有白雲母石棉石膏水晶蛇紋岩含鉀磷礦等非金屬資源,尤其石棉和白雲母的儲量最高、品質最佳。

水資源

岷江流域水資源十分豐富,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占長江流域的將近五分之一,其年徑流量占整個四川水資源總量的27%。[3]特別是海拔位置高、降水豐富均勻的岷江上游,水資源更加充沛。[35]但是,由於各種不合理的生產行動,如過度砍伐森林等,導致岷江的水資源21世紀以來受到很大破壞,具體表現為水量減少、水質污染、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化等。[36][37]

森林資源

岷江流域尤其是岷江上游流域森林資源豐富,是四川省重要的林業基地,截止1983年約有森林面積537,000平方百公尺(2,073平方英里),岷江上游的阿壩州木材總蓄積量達到146,000,000立方公尺(190,960,790立方碼)左右。[3][38][39]但由於過度開發和不合理砍伐,僅是從第二次國共內戰結束後的30餘年時間,森林面積減少了三分之一,生態環境惡化嚴重。[39][40]

土壤資源

岷江上游流域土地面積24,741平方公里(9,553平方英里),其中土壤面積就有20,627平方公里(7,964平方英里),占總土地面積的80%以上,土壤類型眾多,但耕地不多。[41]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土地則更為肥沃,水田可占耕地的90%以上。[3]岷江上游流域的土壤資源和水、森林資源一樣,被破壞嚴重,流域地區常常出現山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旅遊資源

作為四川省開發時間最早的地區之一,岷江流域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3]岷江流域內分布有3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27處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類型多樣、特色突出[42]

都江堰

都江堰位於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59公里(37英里),始建於公元前256年[27][20],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43][44]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無壩引水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50多年歷史,至今依然在發揮作用。[45] 其附屬古蹟二王廟伏龍觀安瀾橋等也是遊覽勝地。[20]

青城山

青城山古稱丈人山,又名赤城山,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東距成都68公里(42英里),是中國著名的道教名山。主峰老霄頂海拔1,600公尺(5,249英尺),山中深邃寧靜,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稱。[20][46]它是中國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區之一,也和都江堰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46][44]

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合之處,北距成都約160公里(99英里)。[19]樂山大佛高71公尺(233英尺),肩寬24公尺(79英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被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20]此外,其是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3][47]

文藝作品: 《 岷江夜曲》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歌曲.

參見

注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