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河南二七公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河南二七公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期間,河南省的三大群眾組織之一,領導者為鄭州大學中文系學生黨言川、鄭州國棉六廠工人申茂功等人。與河南省軍區支持的河南「河造總」、「十大總部」對立。[1] 出版報紙《二七公社報》。

歷史

1967年2月7日,由鄭大聯委、河醫東方紅、糧院聯委等河南省74個造反派群眾組織聯合成立。[2] 「二七公社」之名是為了紀念1923年2月爆發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因二七慘案又稱二七大罷工)。隨後二七公社攻占《河南日報》社,被河南省軍區宣布為非法組織。但它獲得了以劉建勛為首的中共河南省委大批幹部支持,是三大組織中得到最多河南省幹部支持的派別。[1]

二七公社的主要造反對象是在大躍進期間採取左傾政策,造成大批河南人餓死的吳芝圃趙文甫等人。[來源請求]

1967年7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解決河南問題的[1967]216號文件。文件指出:河南省軍區在支左中犯了方向、路線的錯誤;河南省黨內走資派是代理第一書記文敏生、書記處書記趙文甫劉建勛雖犯有嚴重錯誤,但仍是革命領導幹部,中央決定成立以劉建勛為首的河南省革命委員會籌備小組。[來源請求]1967年7月25日,周恩來在京西賓館接見河南省軍區、軍分區和省駐軍師以上領導幹部時說:「河南二七公社平反了。」自此二七公社派得到了中央的明確支持,在之後組建河南省革委會的群眾代表中占據絕對優勢。

文革結束後的揭批查運動中,二七公社成員及支持二七公社的幹部遭到整肅。據官方公布的數據:從1978年到1983年,處理二七公社派和支持過二七公社派的幹部5萬多人,取消黨員資格10萬6千人(全國共清除黨員13萬人,河南文革期間突擊發展黨員在全國占第10位,而清除數卻占全國總數的77%);逮捕判刑1700人,「突擊判刑」2400人。一個洛陽拖拉機製造廠以反革命等罪名被抓的各級領導成員達41人之多。全省如果加上親屬子女因受株連而被審查處理、不提工資、不評技術職稱等,被打擊者達100萬人。[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