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浙江教學月刊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浙江教學月刊社,全稱浙江外國語學院浙江教學月刊社,前稱浙江教育學院教學月刊社,是一家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的雜誌社,由浙江外國語學院主管、主辦[2],出版《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月刊·小學版》、《作文新天地》、《小學生世界》等報刊[3]。雜誌社最早成立於1982年5月《教學研究》更名為《教學月刊》時,是負責《教學月刊》出版、發行業務的對外聯繫機構,後編輯出版報紙《小學生天地》、《小學生世界》,名噪一時。2020年,因《生活在樹上》引發的2020年高考作文滿分事件而受到輿論關注。
Remove ads
歷史
1958年6月,浙江省教師進修學院創辦《中小學教學研究資料彙編》,後改名為《教學研究》,至1964年5月停刊[4][5]:437。1978年浙江教育學院建立後,次年8月學院恢復出版《教學研究》[4][5]:437。1981年,分別創辦《教學研究(中學版)》雙月刊和《教學研究(小學版)》雙月刊。1982年5月改為《教學月刊》,分別出版中學文科版、中學理科版和小學版3種刊物,並均擴大為向全國公開發行[4][5]:437。隨著《教學研究》更名為《教學月刊》,教學月刊編輯部與教學月刊社成立。前者為刊物編輯機構,後者為負責出版、發行業務的對外聯繫機構,下設中學理科版編輯室、中學文科版編輯室、小學版編輯室和教學資料出版發行科等部門[6]:438。
20世紀八九十年代,從發行量來看,成績最突出的是《小學生天地》及《小學生世界》[7]:440。1983年,創辦《教學月刊(政治理論版)》,1985年改名為《政治課教學》。1984年5月20日,浙江省委宣傳部任命竹建華為教學月刊社主任,至此確立浙江教育學院教學月刊社為隸屬於學校的正處級機構單位。1985年創辦《小學生天地》,為半月刊,以省內發行為主。1986年,建立全省通訊員隊伍,每年召開工作會議獎勵優秀導讀員、優秀髮行員等。1989年,全國開展報刊整頓,報刊數量被壓縮,《小學生天地》和《教學月刊(小學版)》停刊。[5]:437[6]:438
1990年9月,經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批准,創辦《小學生世界》取代原《小學生天地》,為周報,面向省內小學生發行。創辦之際,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慕華題寫報名,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為報紙撰寫署名文章《雷鋒是全國青少年的好榜樣》[7]:442。1993年9月,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同意《小學生世界》編入國內統一刊號,面向全國公開出版發行。[5]:437同年,月刊社與學校簽訂經濟責任書,學校以確定經濟責任指標的方式,對教學月刊社進行考核、管理。1994年,為加強行政和業務工作,教學月刊社由主任制改為社長和總編制。[5]:437[6]:4381999年,在建社20周年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浙江省政協主席劉楓、中共浙江省委副主席劉錫榮、浙江省副省長魯松庭等領導為教學月刊社題詞[7]:442。
進入新世紀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報刊業面臨挑戰,《小學生世界》發行量開始下降,社內進一步細分市場,開發新產品應對讀者需求[7]:440。另一方面,在浙江教育學院辦學條件逐步改善後,2000年9月,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教學月刊社辦公用房竣工[8],同年月刊社以220萬元入股「浙江廣育報業印務有限公司」[6]:438。2001年,以「浙江教育學院教學月刊社」的名義辦理了事業單位法人登記。2001年8月,《教學月刊(中學文科版)》更名為《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月刊(中學理科版)》更名為《教學月刊(小學版)》,取代停刊的原小學版。[5]:437-4382003年,成立獨立法人、出版物發行(批發)單位浙江江南書社[6]:438。2004年9月,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同意(新出報刊〔2004〕1080號),《政治課教學》更名為《作文新天地》,於2005年1月起正式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5]:438。2007年,進行內部機構改革,將4個編輯部整合為小學部和中學部。同年,為擴大發行渠道,教學月刊社開始嘗試與浙江省新華書店、民營書店等合作,以發行代理的方式發行《教學月刊(中學版)》[6]:439-440。
2010年5月,浙江教育學院改名為浙江外國語學院[9]。次年,浙江教育學院教學月刊社更名為浙江教學月刊社[5]:438。在面臨新機遇和新挑戰的同時,該社積極推進理念、內容、體制、機制等創新,深化「走轉改」,積極探索改革發展之路[10]。
Remove ads
創社社長不詳。第二任社長董景堯,1998年初擔任社長兼黨支部書記,至2013年末退休。[11][12]目前(2020年)第三任社長兼總編輯是陳永華,杭州師範大學前教授,兼任該月刊社的小學部主任。[1]
概況
教學月刊社是由浙江外國語學院出資組建的直屬法人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報刊的發行是月刊社主要的盈利來源。報館位於杭州市西湖區文二路174號。至2015年10月,辦公用房2500平方米,內設辦公室、財務科、出版印製部、發行部、中學部、小學部6個部門,有工作人員40人,其中學校聘任的事業編制人員20人、社內聘用的合同制人員20人。[5]:438[7]:440合同制人員為向外聘請的20位專家、教授、教研員,擔任兼職編輯[10]。該社的宗旨為「為基礎教育服務、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10]。
下屬刊物
《小學生世界》是一份面向小學生、幼兒的綜合性報紙,分中高年級版、低年級版和幼兒版三個版本。《教學月刊(中學版)》為旬刊,是面向中學各科教師的學術性期刊,分教學參考、試題研究、教學管理三個版本編輯出版。是全國中等教育類核心期刊,也是浙江省唯一公開出版、面向中學教師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綜合性教育期刊。《教學月刊(小學版)》為旬刊,是主要面向小學教師的學術性期刊,分語文、數學、綜合三個版本編輯出版,是浙江省唯一公開出版、面向小學教師的專業期刊。《作文新天地》為面向中小學生的寫作指導類期刊,分高中、初中和小學三個版本編輯出版。至2015年10月,四刊物的發行量均在30萬冊左右。[5]:438[10]《杭州日報》評價稱,教學月刊社所屬的「三刊一報」為浙江的基礎教育發揮了獨特的作用[3]。
爭議
2020年高考閱卷工作結束後,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推出「高考作文閱卷組長評高考滿分作文」系列稿件。首期刊載文章《生活在樹上》,該文在高考作文評卷中,第一位閱卷老師給分39分,第二、三位老師給分55分,最終經覆審得滿分60分。本文大量引用冷門的名人名言和冷僻字詞,被發布到網絡後便走紅,有網友開展對本文的改編、「翻譯」。同時也引發了輿論爭議,各方學者看法不一,網友也爭論不休。[13][14][15]3日下午,微信上《生活在樹上》的原文章已被刪除。4日,雜誌社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文章來自作文閱卷組,雜誌社原計劃持續發布滿分作文,但考慮到浙江高考招生工作正在進行,又因為「一些技術原因」,決定刪除文章,至於後續是否繼續更新還未確定。[16]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