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碧霞宮 (濬縣)
中国河南省浚县供奉碧霞元君的道教宫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俗稱「聖母廟」、「奶奶廟」、「老奶大殿」[1],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濬縣城內浮丘山頂,為供奉道教女神碧霞元君的宮觀。碧霞宮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時任知縣蔣虹泉建於浮丘山頂,明、清、民國期間幾經擴建,共有殿宇87間[2]。1963年6月20日,碧霞宮隨同在浮丘山上的千佛寺石窟被公布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碧霞宮坐北朝南,由南向北分別為山門及附屬建築、前院、中院、後院四部分。山門為面闊三間的單檐歇山頂建築,覆綠色琉璃瓦,門前有月台,上有一座石坊和一對石獅。山門對面為一處戲樓,建於清代。山門兩側建有鎮角樓,東側為巽宮樓,西側為坤宮樓。山門內為前院,中有長方形蓮池,上架磚砌拱橋。東西兩側為四座帥殿及鐘樓、鼓樓。前院與中院間為二門,為廡殿頂建築[2][3]。
二門內為中院,為碧霞宮主體。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為懸山頂建築,前設卷棚頂拜殿,與大殿連為一體。大殿前有月台,由磚石砌成,並以青石鋪面。月台正面有十二級台階,台階中間嵌有雲龍石雕。大殿正面的檐部作有龍、虎、松、鶴、花、鳥等木雕,檐下彩繪二十四孝圖。大殿正門兩側窗櫺四周均為花鳥走獸圖案,窗心嵌有金色大字,東為「靈鎮東岱」,西為「光映西池」。大殿內有蓮花須彌座三個,上各置木製神櫥,內分別塑有碧霞元君(中)、紫霞元君(左)、佩霞元君(右)三座神像。大殿兩側為配殿,其中東側為老母殿,西側為三仙殿[2][3]。
大殿後為妥聖坊,過坊即為後院。寢宮是後院的主體建築,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的迴廊式三重檐歇山頂建築。寢宮分兩層,其中上層有巨型神龕,內塑元君臥像。寢宮兩側各有配樓三間[2][3]。
寢宮前現有兩處由他處移來的古蹟,西側為隴西尹公浮屠,建於唐天寶十四年(755年),1973年由大賚店鎮大八角村東南的真武廟移至此。東側為唐開元年間的石經幢[4]。
-
山門及門前的石坊
-
前院
-
鐘樓
-
財神殿與鼓樓
-
後院大門
-
寢宮
-
寢宮前的隴西尹公浮屠
-
寢宮前的石經幢
Remove ads
相關文化
受碧霞元君信仰的影響,以碧霞宮為中心,在濬縣形成了有「華北第一古廟會」之稱的濬縣正月古廟會,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