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淮南節度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至德元載(756年)設置,治所在揚州。管轄揚州、楚州、滁州、和州、廬州、壽州、舒州、光州、蘄州、安州、黃州、申州、沔州。十二月,安州、申州歸淮西節度使。759年,沔州歸鄂沔節度使,壽州、蘄州、黃州歸淮西節度使。760年,設淮南東道節度使。781年,增泗州,783年,壽州設團練使,784年,壽廬濠設都團練使,788年,壽廬濠泗歸徐泗濠節度使。799年,安州歸安黃道。800年,泗濠道,滁州、和州、廬州、舒州設團練使。807年,罷壽州,818年增光州,申州歸鄂沔節度使,821年,增宿州,833年,宿州歸武寧節度使。862年,增加濠州,863年,濠州歸徐泗節度使。870年,增泗州。
淮南節度使長期管轄揚州、楚州、滁州、和州、廬州、壽州、舒州。相當於江蘇省安徽省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區。景福二年(892年)楊行密割據,天復二年(902年)楊行密為吳王,即五代十國的吳國。904年,滁州、廬州、和州、舒州設團練使,光州設防禦使。
Remove ads
歷代節度使
- 李琦(756年)(遙領)
 - 李成式(756年)
 - 高適(756年—757年)
 - 劉展(760年,未任)
 - 鄧景山(757年—761年)
 - 王璵(761年)
 - 崔圓(761年—768年)
 - 韋元甫(768年—771年)
 - 張延賞(771年—773年)
 - 陳少游(773年—784年)
 - 李誼(李謨)(783年—784年)(遙領)
 - 杜亞(784年—789年)
 - 竇覦(789年)
 - 杜佑(789年—803年)
 - 王鍔(803年—808年)
 - 李吉甫(808年—810年)
 - 李鄘(810年—817年)
 - 衛次公(817年—818年)
 - 李夷簡(818年—822年)
 - 裴度(822年)(未就任)
 - 王播(822年—827年)
 - 段文昌(827年—830年)
 - 崔從(830年—832年)
 - 牛僧孺(832年—837年)
 - 李德裕(837年—840年)
 - 李紳(840年—842年)
 - 杜悰(844年)
 - 李紳(844年—846年)
 - 李讓夷(846年—847年)
 - 崔鄲(847年—850年)
 - 李珏(850年—852年)
 - 杜悰(852年—855年)
 - 崔鉉(855年—862年)
 - 令狐綯(862年—868年)
 - 馬舉(868年—870年)
 - 李蔚(870年—874年)
 - 劉鄴(874年—879年)
 - 高駢(879年—887年)
 - 秦彥(887年)
 - 朱全忠(887年—889年,遙領)
 - 楊行密(887年—888年)
 - 孫儒(888年—891年)
 - 楊行密(892年—905年)
 - 楊渥(905年—908年)
 - 楊隆演(908年—920年)
 - 楊溥(920年—927年,稱帝)
 
- 南唐
 
- 後周-宋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 《新唐書·方鎮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