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添田修平
在华日籍播音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添田修平(1929年2月1日—)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一名外國專家,主要負責日語節目的製作與主持工作。他出生於日本,精通日語和中文,致力於通過廣播節目促進中日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相互理解。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從事日語廣播的日籍播音員,添田修平曾受到過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入圍「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也培養了一批高水平日語播音員。
Remove ads
經歷
添田修平1929年2月1日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是兄弟六人中最小的一個[4][5][3]。由於不是需要繼承家業的長子,因此添田修平的父母放手讓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4]。1949年10月1日,還在學校學習期間的添田修平聽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從而對這個亞洲的社會主義新興國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4]。1952年,添田修平從東北帝國大學(現東北大學)經濟系畢業,之後進入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攻讀俄羅斯文學碩士學位[4][5][3]。出於對俄羅斯文學的熱愛,添田修平在聽說莫斯科廣播電台在招聘外語播音員時就專程前往東京廣播學院進修,並計劃畢業後前往莫斯科[5]。然而由於出境手續繁雜、流程進展緩慢,添田修平放棄了前往莫斯科的打算,並在日本電波新聞社找到了一份工作[4][5]。
在日本電波新聞社工作期間,添田修平的工作主要是收集亞洲新興社會主義國家的信息並介紹給日本[4]。兩三年後當他從中國社會主義研究會得知北京廣播公司的需要招聘會講日語的人作為播音員[4]。在考慮到去中國的手續較為簡單後,添田修平決定舉家前往中國[4][5]。當時由於中日邦交尚未正常化,前往中國的簽證由日中文化交流協會與日本外務省進行交涉[4]。經過6個月的交涉後,添田修平與妻子內海博子在1963年乘坐挪威客船前往上海[4][5][6]。9月,夫妻二人抵達北京,先是在《北京周報》日文版參與稿件修改工作,半年後被調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日語部當播音員[1]。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添田修平以「趙志行」為名進行播音工作[7]。
文化大革命到來時,儘管親戚好友都極力要求夫婦二人回國,但兩人最終還是選擇留在中國繼續工作[8]。時任總理周恩來一次視察電台時見到添田夫婦,便親口對他們說對外播音的工作十分重要,中國需要他們,並希望他們能留下來繼續工作[3]。受此感召,夫婦二人在回日本休假後,還是選擇返回中國繼續對外播音的工作[3]。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夫婦二人並未接受外國專家局的安排前往中國南方避難,而是選擇與中國同事一起住在專家樓外的地震棚里,堅守播音崗位向日本聽眾報道災後情況以及中國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災的決心[1]。1987年,夫婦二人被國務院定為可以終身定居中國的外國老專家[1]。
在幾十年的工作中,添田修平曾多次受到周恩來的接見,並獲得過時任總理李鵬頒發的榮譽證書,並曾入圍「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9]。除了播音外,添田修平還負責培養了一批中國播音員[5]。在幾十年的工作中他曾先後培養了50多位高水平日語播音員[5]。
Remove ads
個人
添田修平主要的愛好就是讀書,也喜歡收藏字畫和瓷器,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喜愛,平時會手持地圖冊坐公交車逛北京各處的名勝古蹟[3][1]。他十分崇敬毛澤東,認為毛澤東生活樸素、心繫百姓,儘管也會犯錯,但仍舊是傑出的政治家[8]。他對鄧小平的改革政策也十分贊同,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收益[8]。作為外國老專家,添田修平退休後也常在逢年過節時受到政府部門派員看望[10][11][12]。
家庭
1962年4月13日,添田修平與32歲的內海博子結婚[1]。兩人都曾供職於日本電波新聞社,受當時全球無產階級革命思潮的影響,在50年代末兩人先後加入了日本共產黨[1]。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部工作的第二年,兩人生下長女民子,三年後,又生下長子武人[1]。內海博子於1993年8月因病在北京去世[1]。二人的子女皆在北京出生,從小在中國長大,女兒長大後在香港生活,而兒子添田武人是北京大學中文系86屆學生,畢業後留學美國,之後加入日本索尼[1][3][13][8]。因中文流利,添田武人在2000年前後開始負責索尼中國區的業務,2022年升任索尼中國副總裁[14][15]。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