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溴化亞銅
離子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溴化亞銅(化學式:CuBr)是銅(I)化合物之一。無色反磁性粉末,易受氧化而呈銅(II)的綠色。[1] 難溶於水,主要用作有機合成試劑。
Remove ads
製備
溴化亞銅常由溴離子存在下二價銅鹽被亞硫酸根離子還原得到,方法與氯化亞銅的製備過程類似。[2]
金屬銅與溴蒸汽在加熱時反應,得到溴化銅與溴化亞銅的混合物。如果金屬銅為粉狀,則反應在室溫就可發生。
銅粉溶於氫溴酸時也可生成溴化亞銅:
- 2 HBr + 2 Cu → 2 CuBr + H2
性質

溴化亞銅難溶於水和大多數溶劑,但易溶於鹽酸、氫溴酸和氨水。它可被氧化劑氧化為Cu2+,也可被還原劑(如硫酸亞鐵)還原為銅。室溫時為閃鋅礦結構,銅以四面體與四個溴配位,加熱時則依次轉變為纖鋅礦和氯化鈉型結構。
溴化亞銅可以與軟的路易斯鹼形成加合物,例如與二甲基硫醚反應時,會形成無色的CuBr(S(CH3)2)。[3] 該配合物是製取其他有機銅化合物的原料。銅在其中為二配位的直線型結構。
- CuBr + S(CH3)2 → CuBr(S(CH3)2)
溴化亞銅是Sandmeyer反應中的溴化試劑,用於將芳香重氮鹽轉化為溴化物:[4]
- ArN2+ + CuBr → ArBr + N2 + Cu+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