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
云南湖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滇池也稱昆明湖、昆明池,古稱滇南澤,位於中國雲南省省會昆明市西南部,為雲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也是中國第六大淡水湖。湖泊海拔高度1886公尺。形狀似胃形。湖底平坦。



地理
滇池屬於長江水系,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游湖泊。共有天然入湖河流29條,主要入湖河流為盤龍江,主要出湖河流為海口河(螳螂川)。流域地跨昆明市五華區、官渡區、西山區、嵩明縣、呈貢區和晉寧區,流域面積2855公里。四面環山,東有金馬山,西有碧雞山,北有蛇山,南有鶴山。這些山連綿起伏,形成了昆明壩子的天然屏障。昆明壩子盛產稻米、小麥、蠶豆、玉米、油料等作物,是雲南著名的「魚米之鄉」[2]。
滇池北部形成了長期泥沙淤積的海埂大壩,將滇池分割為北部的草海和南部的外海兩個子湖泊。外海面積占比96.4%,是滇池的主體湖區。1996年,隨著西園隧洞的建成,草海湖水通過西園隧洞排出,外海和草海成為了兩個獨立的湖區。在自然演化的過程中,滇池的湖面不斷縮小,湖盆變淺,內源污染物不斷堆積,湖泊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3]
滇池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明顯的雨旱季節,其中85%的降水發生在5至10月的雨季[4]。
歷史
滇池屬於構造斷陷湖泊。約3萬年前屬於紅河水系,從今晉寧區與玉溪市交界處的刺銅關流入紅河。後刺銅關上升,海口河下降,滇池遂流向金沙江。
景點
滇池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滇池周圍分布有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
- 大觀樓
- 西山龍門
- 華亭寺,太華寺
- 聶耳墓
- 晉寧石寨山
- 鄭和公園
- 官渡古鎮
- 晉城鎮盤龍寺
現狀
20世紀70年代以來,因為昆明等四周城市工業的發展,以及四周農田的開發,造成滇池水的污染,尤其優養化的情形嚴重,大量藍藻生長,已造成用水上的問題。 在圍湖造田思想下,滇池由 19世紀初的 500平方公里,減少到1938年的338平方公里,直到現在的290餘平方公里。滇池的主要問題是水體富營養化造成水葫蘆瘋狂生長,夏天甚至能覆蓋整個湖面。昆明市相關單位夏季也組織打撈,但人工打撈的速度始終沒有水葫蘆生長的速度快,經常出現前面的還沒有打撈完成,後面又長滿的情況。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時任昆明市委書記的仇和,致力於昆明市的綠化和滇池的治理,如今入滇河道大觀河水質明顯好轉[5][6],滇池水質也有所上升[7],但仍然無法飲用[8]。2018年,滇池水質首次達到全年Ⅳ類。[9]
2021年4月,中央第八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滇池範圍有大量房地產項目與湖爭地,破壞了生態系統完整性。隨後中共雲南省委和省政府負責人士對滇池保護治理工作進行現場督辦。[10]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