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吳淞口和長江口交接處,由一期和二期組成。一期用地前身為三岔港苗圃,設計階段名為三岔港森林公園。兩期合計占地約241公頃。
歷史
濱江森林公園原址為自然形成的沙灘,1951年上海市工務局在此處築壩,1962年吹填成陸[1]:江堤。1968年10月南市區在此創辦全市首個「五七幹校」,占地約4公頃,約有500餘人在此關押[2]:文化大革命,1977年撤銷。原幹校的4公頃土地與南市區其他部門劃出的2.66公頃土地合併,建立三岔港苗圃,1981年4月移交市行道樹養護隊[2]:苗圃花店。至1983年,面積169.09畝。因原共青苗圃改為公園,當年市建設委員會批准擴建三岔港苗圃,次年動工,1985年完成。擴建後面積2122.09畝,栽培苗木37.8萬株、切花4萬餘株、果樹1萬餘株,為全市最大苗圃[3]:園林專業苗(花)圃。
濱江森林公園一期面積127公頃,標稱由上海市園林設計院和英國阿特金斯公司共同設計[4]:林地與濕地工程。但設計師朱祥明後來在公開演講中表示,工作中雙方分歧很大,實際植物部分的設計基本由園林院完成,阿特金斯只做了一半的建築物設計,此後由於中方增加工作量又拒付額外設計費,雙方不歡而散,剩餘部分也由園林院接手完成;仍然掛阿特金斯名字主要是因為「這幾年領導都喜歡國外的設計」[5]。公園設計時名為三岔港森林公園,歷經兩個半月市民徵集,最終定名為濱江森林公園[6]。2004年12月15日,一期動工建設[1]:公園建設。2005年3月15日,陳良宇等人到濱江森林公園參加植樹活動[7]。2006年10月19日,工程通過驗收[8]。2007年3月28日,公園正式建成開放。2021年7月1日起,公園取消門票,免費對外開放[9]。
濱江森林公園二期工程於2009年公示[10],實際建設大致於2017年夏啟動[註 1]。2021年12月31日,二期對外開放[13]。2023年3月11日,二期內圍繞歷史建築「楊氏民宅」建設的園林「滈園」揭牌[14],並於2024年8月10日開辦飯店[15]。
公園布局
一期園內景觀(均為9月拍攝,下同)
一期公園在原苗圃基礎上改造,設計原則為移出過密的單一樹種、引入其他地域鄉土樹種,部分自然生長形成的植物群落予以保留,並根據景觀需要調整布局。一期主入口位於南側,遊客入園後,自南向北樹木密度逐漸加大,景觀由城市向郊野過渡。公園除基本保留原有水體外,在中部增設小人工湖,西北部設置為淺水濕地,並在沿河區域種植水生植物[8]。公園西南部設有特色植物區,集中種植杜鵑、薔薇、木蘭三類植物,形成大片花海[16]。公園北部為生態林保護區,保留原有苗圃資源,適當微調形成生態景觀;東部為果園區[17]。由於防汛要求限制,沿江區域的觀景平台最低離水仍有5公尺余,且有消波塊阻隔。一期原設計中採用太陽能燈具和風力發電裝置等設施節能,但由於資金原因未能實施[8]。
二期公園原址並無大量樹木,設計中外圍為生態防護林,內部主體區域以稀疏樹林和草坪為主[18]。二期公園總體分為七個區域,包含一萬平米的花海種植區、房車營地區域、草坪露營區域等。園內的歷史保護建築「楊氏老宅」整體保留,並在周邊布置江南庭院景觀。中央設有大型人工湖。二期公園總占地面積約114公頃[19]。
交通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