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後世稱之為潘安,滎陽郡中牟人[1]:2,西晉官員、文學家。潘岳曾出任地方縣令,官拜散騎侍郎、黃門侍郎,最後在八王之亂中為仇家孫秀所殺,族誅。潘岳文采風流,代表作有為妻子楊氏所作的《悼亡詩》、《秋興賦》與《閑居賦》等,在東晉南朝時甚有令譽。潘岳相貌英俊,後人遂以「貌比潘安」形容俊美男子。
生平
潘岳自少聰明而富有文才,為同鄉視為神童。父親任職瑯琊內史時,潘岳曾鞭撻小吏孫秀,為日後種下禍根。266年(泰始二年),潘岳為司空府徵召,作為秀才受舉薦到中央,因相貌英俊而為洛陽女子所追捧[1]:8-10。據雲潘岳每次坐車上街,婦女都把花果丟給他,可以滿載花果而歸[2]:308。潘岳稍後為父親守喪,272年(泰始八年)賈充出任司空,潘岳受賈充徵召為司空椽[1]:11-12,四年後賈充出任太尉,潘岳服事於太尉府。278年(咸寧四年),潘岳擔任太尉掾兼虎賁中郎將,不久因為時人所嫉妒,辭官棲隱於天陵山(在洛陽與鞏縣之間)[1]:14-15,此處亦為其父潘芘安度餘生之地[3]:204。285年(太康六年)潘岳再出仕,擔任河陽縣令,約3年後轉任懷縣縣令[1]:17-18。在兩地潘岳都有顯著政績[4]:209,據雲他在河陽縣叫百姓都種花,使一縣滿佈花朵[2]:309。289年(太康十年)潘岳調遷尚書度支郎,再遷廷尉評,不久因公務而免官。翌年晉惠帝即位,太傅楊駿輔政,潘岳獲任用為楊駿的主簿。291年(元康元年)楊駿被賈后所誅殺,潘岳被牽連獲死罪,得到舊友公孫宏所救,免去一死,廢為庶民[1]:19-21。
潘岳自此依附和媚諂外戚賈謐,為其「二十四友」之一員。潘岳母親不滿他態度輕薄,加以責備,但潘岳行徑並無改變。292年(元康二年)潘岳出任長安令[1]:22-23。296年(元康六年),潘岳調職博士,尚未到職,因母親患病而辭官。其時曾出席友人石崇在金谷園別墅的盛宴,賦詩盡興。翌年潘岳出任著作郎,後調遷散騎侍郎[1]:25-27。298年(元康八年)妻子楊氏逝世,潘岳服喪辭官。翌年潘岳擔任黃門侍郎,同年再婚[1]:28-30。賈后設計陷害太子司馬遹,潘岳為她草擬文章,文中有謀反之意,讓已醉的司馬遹抄寫,加以誣陷,結果司馬遹太子之位被廢,翌年被殺。趙王司馬倫自稱為太子報仇,廢賈后和誅殺賈謐等人。潘岳身為賈謐黨羽,受免職處分[1]:32-33。當時司馬倫親信孫秀出任中書令,與潘岳有宿怨舊仇,曾對潘岳說舊事「中心藏之,何日忘之」。當時石崇亦得罪孫秀,乃聯合潘岳遊說淮南王司馬允起兵討伐司馬倫,計劃被孫秀識破(一說孫秀誣陷潘岳、石崇二人謀反[2]:309),潘岳和石崇都被殺,族誅。潘岳享年五十四歲,卒後葬於父親潘芘在鞏縣西南的墳墓處,作品編為《潘岳集》10卷[1]:34-35。
Remove ads
家庭
潘岳祖父是安平太守潘謹,父親是瑯琊內史潘芘,母親是王烈的姐妹王氏。潘岳兄長潘釋,弟弟為潘豹、潘據、潘詵,另有從弟(一說從子)潘尼[1]:2-3。潘岳被誅時,四兄弟受牽連亦被殺。潘岳十二歲時與父親潘芘好友楊肇一家訂婚,約於275年(咸寧元年)廿九歲時與楊氏成婚[1]:34、6、13。298年(元康八年)楊氏逝世,翌年潘岳再婚[1]:28、30。
文學
潘岳《悼亡詩》三首為其妻子楊氏而作,是中國早期悼亡詩的代表作,遵循比興的傳統,抒寫因物起興,睹物思情,寄託哀思[5]:1-2、9。《悼亡詩》其一寫妻子埋葬於九泉之下,永遠在幽暗中與詩人隔絕;詩人願意留在墳墓附近以示哀悼,卻必須回京做官,「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隻」,夫妻原本如一對鳥雙宿雙飛,此時忽然只有一隻剩下[2]:310、312。《悼亡詩》其二寫涼風蕭瑟,愛妻已離他而去,使人感到無盡淒涼與孤獨。閨中物是人非,詩人睹物思人,「長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塵」,切膚之哀揮之不去[5]:3。《悼亡詩》其三以歲月流逝,四季輪替起興,以「淒淒朝露凝,烈烈夕風厲」襯託其心境,想起亡妻音容,使詩人不忍在墳前訣別。吳伏生認為《悼亡詩》三首「令人為之泣下」[5]:4、10,葉嘉瑩則批評《悼亡詩》並不感人[2]:310。《河陽縣作》兩首表達要有實際政績的志向[3]:200,並抒發對出任地方官的不滿及思鄉之情,《在懷縣作》兩首嘆息和自嘲無能[1]:18-19,兼寫思念京師之情[3]:201。
Remove ads
潘岳《秋興賦》作於三十二歲時,詩人回顧平生未能有作為,甚為感慨[4]:201-202,「臨川感流以歎逝兮,登山懷遠而悼近」,兩句分別運用《論語》孔子川上之歎與《晏子春秋》齊公牛山之涕的典故。《秋興賦》後半段抒寫深秋,悲戚的蟬鳴,南飛的燕聲,聞其聲音,陽光亦為之變色;然後慨嘆自己仕途不達,有嫉妒貴戚子弟之意,最後以莊子逍遙放曠的思想作結[4]:206-208。《閑居賦》是潘岳自長安縣歸來,於洛陽建造住宅時之作,表示不再指望在仕途上有所發展,只想克盡孝思奉養母親,了解「止足之分」;賦文描述在洛陽郊外為母親所置的別墅「池沼足奚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有池塘可以釣魚,有水碓舂穀可以代耕[4]:211-212,賦文也表達了仕宦不達的抑鬱心情[1]:25。《寡婦賦》痛惜好友任子咸早逝,描述寡婦與葬禮結束,撫今追昔,句子多用《詩經》《楚辭》的典故[3]:203-204。
評價
葛洪讚揚潘岳的文采遠勝陸機、陸雲。王隱《晉書》讚許潘岳的哀誄「古今莫比」,傅亮認為潘岳的詩文「清綺絕倫」[1]:36。鍾嶸在《詩品》列潘岳為上品詩人,以為其詩源於王粲,形容潘岳詩歌浮華輕快[3]:198-199。《文心雕龍》稱潘岳的哀悼作品「義直而文婉,體舊而趣新」,房玄齡《晉書》讚揚潘岳文辭華麗,又批評其人格卑劣,趨炎附勢[1]:37、35。潘岳以相貌英俊見稱,後人以「貌比潘安」形容男子俊美[2]:308。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影視劇形象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