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永和深井
位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水源里的水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永和深井,位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水源里、台灣自來水公司北區工程處,昔日以「潭墘甘泉」之名列「中和八景」,作為台灣日治時期水道設施板橋水道的水源地。
歷史
板橋水道的水源地為今日的永和區水源街52號[1]。位在潭墘的此泉昔日以冷冽味甘聞名,可取為茶水之用[2]。此泉便以「潭墘甘泉」之名,與「尖山晚渡」、「壁湖怪石」、「福和鐘聲」、「圓山遠眺」、「石門灘音」、「網溪泛月」、「永和暮潮」並列「中和八景」[3]。獲詩人香蓴以「潭墘靈地出靈泉⋯⋯願分一勺試茶煎」等詩句讚美[2]。在永和居住長達半世紀的畫家林晉有以此景作畫[4]。
據中和庄文史研究協會理事長黃政瑞調查、與地方耆老何雲坊回憶,山本義信擔任板橋街庄長時,1928年將此處的水泉作為板橋水道水源地,沿中和區國光街建立水管,與饅頭山建造中和瑞穗配水池,以作舊板橋後火車站海山煤礦洗煤場用水、民眾用水等用途[1]。戰後時期,此處因為水源地,里、街名便分別取作水源里、水源街[5]。台灣自來水公司並在此設立台灣自來水公司北區工程處[5]。
此水源在作為自來水源時,為台北盆地周邊小型水道網中,唯一取自平地的地下水,而其他多為溪流水源[2]。臺灣自來水處開鑿成深水井,取名「永和深井」,每日供水量可達四千噸以上[6]。1969年起,台北市政府建設局為阻滯台北盆地下陷問題,便與台灣省政府溝通,要求將地下水限制擴大到地下水脈相通的臺北縣[7]。1971年2月28日,內政部公布「台灣地區地下水管制辦法草案」,規定中和、永和、新店、新莊、蘆洲、五股、板橋等北縣鄉鎮市為地下水管制地區[8]。北縣於1979年開始將蘆洲、五股等地劃作地下水管制區[9]。至1980年,板橋水道停用[2]。之後1980年代初因乾旱,而再用啟過永和深井[6]。
隨著永和人口激增、都市化,「潭墘甘泉」景物遭到破壞[2]。至《中和市志》編寫期間收錄「中和八景」時,場景已面目全非[10]。中和區公所為說明已不存在的「潭墘甘泉」水景,曾改以中和四號公園滯洪池作為意象圖[2]。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