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潮汕鐵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潮汕铁路
Remove ads

潮汕鐵路是曾位於廣東潮州汕頭境內的一條鐵路,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條商辦鐵路[1]。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8月19日,由嘉應華僑張煜南張鴻南兄弟等人集資興辦,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1月16日通車,包括支線全長實際42.1公里。1939年潮汕戰役爆發,6月16日因潮汕鐵路遭受侵華日軍的飛機轟炸破壞,被時廣東省保安處和第四戰區汕頭前敵指揮部下令拆毀。[2]

快速預覽 潮汕鐵路, 概覽 ...
Remove ads

背景

清末,潮州府城與汕頭埠商業繁盛,但對內交通還不方便。早在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就有英商怡和洋行、二十二年也有太古洋行,先後提出在此修建鐵路,均未獲兩廣總督批准[3]。當時許多有識之士提出「實業救國」的主張。時原籍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的爪哇(今印尼)華僑張弼士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上奏《招商承辦工農路礦》、《招徠僑商興辦鐵軌支路》折均被清政府採納後,便電邀好友旅居蘇門答臘的華僑富商張煜南、張鴻南兄弟,回國商談投資興辦鐵路問題。他們回國後,召集好友紳商共同商訂潮汕鐵路公司章程和籌組公司有關事宜。張煜南、謝榮光合認股100萬銀圓,吳理卿、林麗生合認股100萬銀圓,共200萬銀圓作為股本基數(後共集得股銀302萬銀圓)。並推舉張煜南為公司董事長、倡建首總理,謝、吳、林為倡建總理。光緒二十九年九月,張煜南等聯名呈請清政府商部批准潮汕鐵路立案。十月二十四日,商部尚書戴振清向光緒帝《奏請准辦潮汕鐵路折》,「遲之日久,恐有洋人覬覦」。呈上奏摺翌日,光緒帝就批示:「依議」[2]

Remove ads

建設

Thumb
1906年11月16日,潮汕鐵路開通儀式

潮汕鐵路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8月19日動工,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1月16日通車,幹線全長39.8公里。1908年又延築意溪支線2.3公里,總長42.1公里。軌道為寬1,435mm的標準軌單線鐵路,鐵路軌道購自英國火車頭美國製造,其餘車輛、材料均向日本購買。該鐵路由潮汕鐵路有限公司經營,經營範圍包括客貨運輸[4]

潮汕鐵路路線設計,本有甲乙兩個方案。甲線是由日本工程師佐藤謙之助所測量設計;乙線是中國著名工程師詹天佑所勘測。由於種種原因,最終採用造價便宜但需要穿越人煙稠密地區的甲方案,並由日本人愛久澤直哉日語愛久澤直哉以100萬元的工程造價承包修築,這為此後發生的潮汕鐵路案的埋下伏筆[5]

運行狀況

Thumb
潮汕鐵路的火車使用的是美國火車頭公司的2-6-2蒸汽機車

饒宗頤《潮州志·交通志》記載,公司初始有機關車3台,頭等客車3台,二等客車3台,三等客車30台,有蓋貨車20台,無蓋貨車20台。1931年整頓後,有機關車5台,頭等客車3台,二等客車3台,三等客車24台,貨車抵框車17台,高棚車30台。初時火車每日往返3次,對開後6次。1931年以前,合淡、旺月(年中十二月、一月、二月等三個月為旺月),平均載客約3千人(軍隊不計),載貨約70噸。1931年後,合淡旺月計算,平均每日載客四五千人,載貨在百噸以上[6]

因潮汕鐵路控制福建西南及廣東東部出海要衝,營業額甚為可觀,日均貨運量約為100噸以上,收入幾乎可以和日本東海道的鐵路相等,在中國營業狀況最好鐵路之一。

Thumb
1932年潮汕鐵路時刻表,現存於廣州鐵路博物館,當時一天有六對共十二班次列車來往於潮汕兩地,從潮州意溪站到汕頭車站單程圖定需1小時四十分

但潮汕鐵路位於韓江盆地,每遇到江水泛濫,路基必有水患,養路的花費頗大。辛亥革命後,地方軍閥割據混戰,徵車作軍用,僅1916年至1929年,各站軍隊運輸所欠車租達一百一十四萬銀元。潮汕鐵路有限公司因此大受收入受到影響,1921年以後,車輛機件損壞、枕木腐蝕等均未得到及時修繕,火車出軌事件時有發生。1929年後潮汕鐵路由民辦改為官辦。

拆除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對中國大陸實施經濟封鎖。1938年10月廣州淪陷,汕頭成為華南地區最後一個對外聯繫的口岸,大批海外抗日物資均由汕頭港轉運中國內地。為切斷中國的補給通路,1939年6月,侵華日軍突襲汕頭,潮汕戰役爆發。6月16日,潮汕鐵路遭受侵華日軍的飛機轟炸破壞。為防止鐵路落入日本人手中,反過來用於軍事目的對付中國軍人,潮汕鐵路被廣東省保安處和第四戰區汕頭前敵指揮部下令拆毀。 日本占領汕頭後,擄掠民工將潮汕鐵路的路基修築成公路,也就是現在的潮汕路雛形。 抗戰勝利後,潮汕鐵路公司無力恢復鐵路,於是在原鐵路路基的基礎上將鐵路開闢為公路併購置汽車進行運營,是為潮汕公路。即為現在的潮汕路潮楓路,和潮州市內的西榮路。

現汕頭解放橋和「火車路」即與此有關。[7]

影響

潮汕鐵路,從1907年開始營業,到1939年6月潮汕淪陷為止,歷時30多年,不僅加強了汕頭和潮州等地方的人員來往,在文化交流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還對韓江中上游和閩贛邊區的華僑、僑眷進出汕頭,當地的客貨運輸和城鄉經濟的繁榮,都曾起過重要作用。潮汕鐵路更是促使了汕頭在近現代成為了潮汕文化的中心。 也從那時起,「潮汕」一詞開始廣為流傳,後來在行政區劃的變更過程中成為這一片文化區的總稱。[7]

車站列表

Thumb
汕頭站
Thumb
舊潮汕鐵路公司總務處及車務處大樓,現改做潮汕鐵路紀念公園
更多資訊 序號, 站名 ...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