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洲歷史

特定歷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澳大利亚历史
Remove ads

澳洲歷史是從距今40,000至70,000年前人類第一次在澳洲大陸北岸定居開始的。這段時間被定義為澳洲史前時期。有文字記載的澳洲歷史開始於歐洲探險家第一次達到這片土地。這段時期又分為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以1901年成為大英帝國領地前後為分界點。

Thumb
這篇文章是
澳洲歷史系列的一部分
通史
史前時期
1901年前
1901年後
時間表
按主題
探險
憲法
聯邦
移民
軍事
州和領地
首都直轄區
昆士蘭
塔斯馬尼亞
維多利亞
西澳
民族
原住民
城市史
阿得雷德
布里斯本
坎培拉
墨爾本
伯斯
雪梨
Thumb
顯示澳洲殖民地歷史的動畫地圖

前殖民時期

澳洲原住民於約四萬年前抵達澳洲。因其一直採用狩獵採集的原始部落生活方式,並無發明文字及現代國家文明體制,故歐洲人於1606年第一次踏足澳洲前的歷史被稱為澳洲史前時期

17世紀早期開始有西歐探險家發現澳洲的存在。儘管有葡萄牙人發現澳洲的相關理論,但是這個仍缺少相關證據。[1][2][3]第一次有書面記載的歐洲人登陸澳洲發生在1606年,由荷蘭導航員威廉·揚松Duyfken號船第一次在卡奔塔利亞灣航行,並 於約克角半島在西岸第一次登陸[4]。同年,西班牙航海家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基羅斯(Pedro Fernández de Quiros)在新赫布里底登陸,他們認為此地即為寓言故事中的南方大洲,所以以「Austrialia del Espiritu Santo」(聖靈之南方大陸)命名,來紀念西班牙菲利普三世的妻子王后奧地利的瑪格麗特[5][6][7]。18世紀初,「新荷蘭」的西岸和北岸被繪於地圖,但仍未有歐洲人嘗試於澳洲探索殖民。

Remove ads

英國開墾拓殖

首位真正意義上開發澳洲的人為英國探險家詹姆士·庫克。1768年,庫克乘坐「奮進號」從英國出發前往大溪地,於1770年發現澳洲東岸,遂繞行一圈後正式命名並以大英帝國名義宣布佔領。

1788年1月26日(澳洲日),英國殖民者在澳洲東南部建立第一個殖民地——新南威爾斯殖民地,為英國本土犯人的流放地。1797年,麥卡瑟(J. Macarthur)由好望角將美麗諾羊(Merino sheep)引進澳洲。

1804年,荷巴特城建立。1813年,首次引進貨幣 - 有孔錢幣及銀幣(dump)。

1829年,西澳被吞併,成為囚犯流放地。1851年,新南威爾斯的貝瑟斯特及維多利亞州柏拉瑞特發現金礦。1862年,史都特(John Stuart)成為第一位穿越澳洲南至北的探險家。1868年,最後一批囚犯被運送至西澳。

1873年,英國殖民者首次發現艾爾斯岩(Ayers Rock)。

在經過長達10年的計畫,討論,投票後,1901年1月1日組成了第一個隸屬於英國的澳洲聯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Remove ads

英屬自治領時期

墨爾本首府時期

1901年1月1日,幾個英國殖民地組成了第一個隸屬於英國的澳洲聯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白澳政策及移民限制法被通過。1914年至1918年,澳洲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1920年,澳洲航空公司(Qantas)國內航線成立。1921年,伊迪斯科文(Edith Dircksey Cowan)成為澳洲首位女性國會議員。1927年前,澳洲的首都墨爾本

坎培拉首府時期

1927年,墨爾本與雪梨相爭首都地位,經協議後遷往折衷點坎培拉。同年,第一次澳洲聯邦會議於坎培拉臨時國會大廈舉行。

澳洲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跟英國並肩作戰。二次大戰以後,大規模的移民計劃讓澳洲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在澳洲政府白澳政策被廢除後(1972年),很多亞洲及世界各地的人移民到至澳洲,改變了澳洲的人口組成、文化形象

1931年,英國頒布的《1931年西敏法規》基本讓澳大利亞聯邦有權擁有獨立主權。1932年,雪梨海港大橋啟用。1933年,西澳公投表決脫離英國獨立,但遭國會否決。

1939年至1945年,澳洲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年,第一輛澳洲製造的汽車面世。

逐漸脫離英國

1942年,澳大利亞聯邦正式採納1931年公布的西敏法令。但由於澳洲受到大日本帝國的潛在威脅和英國在亞洲節節敗退,讓澳洲的外交政策開始轉向與美國友好。

1948年,霍頓(Holden)為第一輛完全澳洲自製汽車。

1951年,澳洲成為美國的正式盟友,並簽訂美澳新條約 (ANZUS)。

1956年,舉辦墨爾本奧運

1966年澳洲推行十進制,貨幣亦同時改作十進制。當時一美元的價值大概等於半英鎊,新的十進制通貨改為與美元連動。貨幣名稱由澳洲鎊改為澳洲元

1967年經過公投後,通過廢除歧視原住民的法律。1973年雪梨歌劇院啟用。

1972年大選,工黨執政後,越來越多澳洲國民認為,未來他們的國家會更融入亞洲。

1984年,《前進澳洲美之國》成為澳洲國歌。兩年,澳洲宣佈澳洲法案(Australia Act),正式徹底脫離英國獨立,英國的當時最高法院樞密院司法委員會從此不再是澳洲的終審法院。但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仍然保留澳洲女王的身分。

Remove ads

主權完整國家

1988年,澳洲開埠200週年,當年國慶日-坎培拉新國會大廈啟用。

1996年,約翰·霍華德當選第25任澳洲總理,結束了13年的工黨主政。屬「保王派」的於他1999年舉行了提議國體轉變為議會制共和國全民公投,並遭否決。現時當地共識是:只要女王仍在位,澳洲不會成為共和國。翌年,雪梨主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於2007年12月結束保守派聯盟12年主政的工黨領袖陸克文,出任第26任聯邦總理。他於2008年代表澳洲政府,向澳洲原住民正式道歉。

2008年,經陸克文提名,昆廷·布賴斯就任澳洲首位女總督。2010年,原任陸克文副手的朱莉亞·吉拉德取代前者成為總理和工黨領袖。她是迄今唯一一名曾任正、副總理和主要政黨黨魁的女性。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