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熱帶氣旋警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熱帶氣旋警報(英語:Tropical cyclone warnings and watches,中國大陸作熱帶氣旋預警,港澳作熱帶氣旋警告),是指全球各處常常受熱帶氣旋影響的地區,於風暴侵襲時發出的警報,用以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防禦或撤離措施。這些警報涉及警報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人命及財產安全尤為重要。
香港
Remove ads
澳門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的熱帶氣旋警告和香港相當接近。縱使香港當局已停止懸掛警告信號多年(改為從媒體和其他途徑發出信號),澳門氣象局至今依然把信號在當地兩處地方(大炮台和東望洋燈塔)懸掛警告信號,並保持香港已停止多年的晚間時亮起警告燈號的措施。
經過超強颱風天鴿後,氣象局在東望洋燈塔的風球設施嚴重損毀,在2023年,海事及水務局宣布為保人員安全,宣布不會在九號風球或以上風球發出後派人懸掛風球信號和夜間燈號,這就意味只有大炮台是唯一懸掛九號和十號風球的地方。[2]
Remove ads
中國大陸
此外,廣東省在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之下繼續設立「颱風白色預警信號」(Ⅴ級),表示熱帶氣旋可能於48小時內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而內陸一些較少受熱帶氣旋吹襲的省份(如青海等),則不設颱風預警信號,但受熱帶氣旋吹襲時,會發出大風預警信號,各顏色代表的風力與颱風預警信號一致。
廣東省之信號樣式,較全國而言增加白色預警,且部分信號之意義不同;2019年1月前珠海市及2021年3月前深圳市採用之意義有所異同。
氣象部門在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之前兩小時,會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特別報告」,類似香港天文台的「熱帶氣旋特別報告」,惟不作公開發佈,只向教育部門發出,以便作出停課決定[5]。而2013年起深圳會在發佈颱風黃色或以上預警信號之前兩小時發佈「預發佈信息」,提醒市民將提升預警信號,並作公開發佈。
Remove ads
深圳及珠海在1994年6月4日至2000年11月1日仿照港澳地區使用以數字編排的颱風信號[8],唯現今已被颱風預警信號取代。
Remove ads
中國大陸各市沿海港口仍會在颱風侵襲時懸掛風球信號[11],其標誌與深圳及珠海以往使用的颱風球信號大致相同[12]。
臺灣(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熱帶氣旋接近臺灣地區海域時,發布三種警特報[13]。
1991年後,中央氣象署(改制前稱局)於發布颱風警報時,將每隔三小時發布一張警報單;必要時,得加發警報。颱風警報期間,中央氣象署會定時召開颱風動態說明會:海上颱風警報期間,每天召開6次;若該颱風在遠離臺灣之後,研判反撲之可能性極大,或是中途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後又再重新增強為輕度颱風,於解除警報後再以輕度颱風以上強度逼近臺灣時,將發布第二次颱風警報。
- 解除颱風警報要件[13]
- 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離開臺灣或金門、馬祖陸上時,解除陸上颱風警報。
- 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離開臺灣及金門、馬祖之100公里以內海域時,解除海上颱風警報。
- 颱風轉向時,直接解除颱風警報。
- 颱風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或變性為溫帶氣旋時,直接解除颱風警報。
Remove ads
日本
日本氣象廳就颱風發布的大風警報共分三級,分別為強風注意警報[14]、暴風警報[15]、暴風特別警報[16]。
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PAGASA)負責菲律賓各省的熱帶氣旋警告發佈,警報分為5種:
當中「五號風暴信號」為2015年5月21日新增[17],是因應2013年颱風海燕摧毀菲律賓中部及造成災難性傷亡而增設,亦同時因應海燕吹襲而於2014年增設「超強颱風」分級,於2016年颱風海馬吹襲菲律賓時首次發出。
Remove ads
越南
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NCHMF)負責越南各地及南海的熱帶氣旋警告發佈,警佈分為3種:
印度
印度氣象部會於氣旋接近印度沿海地區時,發出兩種氣旋警報。
於氣旋接近印度時,印度氣象部會每天發佈四至八次風暴消息。
澳洲
澳洲氣象局會於熱帶氣旋接近澳洲沿海地區時,發出兩種熱帶氣旋警報。
熱帶氣旋觀察預警(注意報告)為每6小時發佈一次,而熱帶氣旋警報為每3小時發佈一次;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熱帶氣旋逼近沿海地區,氣象局會每小時發佈最新的風暴消息。
美國及加拿大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為北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國家發佈以下五種警報,這些警報也同時適用於加利福尼亞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美國東岸、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區。此外,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和位於關島的天氣預測辦公室會分別為夏威夷群島和部分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發出警報。加拿大亦有幾乎相同的一套警報系統,由加拿大環境部氣象局發出。唯一不同之處是加拿大的觀察預警(注意報告)和警報提前發出時間比美國少12小時。[18]
如果熱帶氣旋的預測強度或路徑無法確定(如接近颶風程度的熱帶風暴,或某地區接近暴風及颶風圈邊界時,部分地區可能會同時發布熱帶風暴警報及颶風觀察預警(注意報告)。
即使風力減弱至颶風程度以下,但如果潮水依然高漲或海面仍有巨浪,颶風觀察預警(注意報告)仍可能繼續生效。
當熱帶氣旋於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出現時,國家颶風中心會每六小時發佈一次公眾風暴消息。當熱帶氣旋逼近沿海地區時,當地的氣象組織會視乎情況,更頻密地發布最新消息。
於關島、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及帛琉,颶風觀察預警和颶風警報分別被稱為「颱風觀察預警」(Typhoon Watch)和「颱風警報」(Typhoon Warning)。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