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歌
Remove ads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歌》(愛沙尼亞文Eesti Nõukogude Sotsialistliku Vabariigi hümn)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愛沙尼亞的國歌,作為官方國歌使用於1945年至1990年,由約翰內斯·森佩爾作詞,古斯塔夫·埃爾內薩克斯作曲。採用此歌期間,由弗雷德里克·帕修斯創作。當時的一些愛沙尼亞人為了表達民族感情,將原配歌詞以莉迪婭·科伊杜拉的詩作《我的祖國,我的愛》(Mu isamaa on minu arm)替代,同時,曾於1920被採用為國歌的《我的土地,我的歡愉》由於含有民族主義意味被禁。愛沙尼亞決定獨立後,將《我的土地,我的歡愉》恢復為國歌。和其他波羅的海國家一樣,因為其象徵被蘇聯佔領,在愛沙尼亞境內被禁止奏唱。

快速預覽 Eesti Nõukogude Sotsialistliku Vabariigi hümn, 作詞 ...
快速預覽 愛沙尼亞國歌歷史, 1920 - 1940 ...
1950年版MV

雖然其它蘇聯加盟共和國國歌大都提到了俄羅斯人與各自共和國的友誼與聯合,但這一內容在蘇維埃愛沙尼亞國歌里卻缺失了。1956年史達林蘇共否認後,原歌詞第三段提及他的部分被讚頌蘇聯共產黨的詞句代替。和蘇維埃拉脫維亞國歌一樣,這首歌的曲風比較婉約、抒情,在以「歐式進行曲」風格為主的社會主義頌歌中特色鮮明。

歌詞中的「卡萊瓦」(Kalev)是愛沙尼亞神話中的一位國王

Remove ads

歌詞

更多資訊 愛沙尼亞文, 中譯文 ...
Remove ads

參閱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