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愛知縣美術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愛知縣美術館(日語:愛知県美術館/あいちけんびじゅつかん,簡稱:apmoa)是位於愛知縣名古屋市東區愛知藝術文化中心內的一座美術館。
其前身是愛知縣立文化會館美術館,於1955年2月1日開館。[1]更名後並於1992年10月30日正式開放。愛知縣立文化會館美術館是繼神奈川縣立近代美術館之後,日本戰後開放的第二座公立美術館。[2]
歷史
1951年5月,桑原干根就任愛知縣知事,並設想建造一座將縣立圖書館和縣立美術館結合的文化中心。1952年4月25日,和平紀念文化設施總體規劃制定委員會成立,各領域的專家開始商討基本方案。
美術館於1954年2月10日開工,1955年1月15日竣工,並於同年2月1日開放。[2][3]這座兩層鋼筋混凝土建築的總建築面積為5,698.35平方米。[2]1959年5月,安托萬·布德爾的四尊銅像落戶大廳,成為了博物館的標誌性展品。[2]
愛知縣文化會館是作為紀念《舊金山和約》簽署而建造的,其中包括一個藝術博物館、一個禮堂和愛知圖書館(現為愛知縣圖書館)。[4]愛知縣文化會館位於今天的綠洲21所在地。其與1933年竣工的名古屋市役所以及1937年竣工的名古屋站並列為「名古屋日本近代建築史上最重要的三大建築」。[2]
愛知縣立文化會館是中部地區最大的美術館之一,館內收藏著以日本近現代和當代繪畫為主的眾多藝術品。[2]1975年,它開設了第一家流動藝術博物館,並於1979年設立了第一家常設展覽室。[2]
1991年9月,該館舉辦了閉館紀念特展,截至1992年2月,常設展覽的參觀總人數已達40萬人次。
Remove ads
愛知縣美術館於1992年10月30日在愛知藝術文化中心內開館。1994年10月,愛知縣美術館之友協會成立。[1]
2002年4月,根據《博物館法》,該美術館被指定為相當於博物館的設施。[1]同年10月,在原愛知縣文化會館舊址上開設了綠洲21,通過地下通道連接榮地下街和愛知縣藝術文化中心。2003年1月,該美術館被文化廳認定為向公眾開放的設施。[1]

這裡也是愛知三年展(2022 年起將更名為愛知國際藝術節)的舉辦地,曾舉辦過2010年、2013年、2016 年、2019年愛知三年展以及2022年、2025年愛知國際藝術節。[5][6]
舉措
美術館正積極致力於將其藏品數位化存檔。[7]2005年,博物館開始與文化遺產在線進行數據合作;2013年與谷歌藝術與文化合作;2020年與日本搜索合作;2021年與日本藝術平台合作。[7]

2018年11月26日,博物館在其網站上開放了超過1200張公有領域圖片供下載。[8]2024年4月18日,博物館開始發布畫作背面圖片,其中一些圖片包含與作品相關的注釋、標明過往收藏者的標籤以及作品展出的展覽。[9]截至同年,博物館可搜索的藏品共有10,088件,部分作品還包含背面照片和 X 光片。[7]
設施

8樓的展廳擁有10個展室,是縣內最大的展室(總面積達3113平方米)。10樓的特別展及藏品展室則有8個大小不一、各具特色的展室。
藏品
該博物館的藏品主要集中在日本和海外的20世紀藝術品上,截至 2024 年,共計約 8,700 件。[7]其藏品包括巴勃羅·畢卡索、亨利·馬蒂斯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等國際藝術家的作品,以及梅原龍三郎、安井曾太郎、橫山大觀和菱田春草等日本藝術家的作品。
- 安迪·沃霍爾 - 《女士們先生們》 1975
- 雅克·維隆 - 《存在》 1920
- 愛德華·維亞爾 - 《窗邊的女人》 1898
- 馬克斯·恩斯特 - 《波蘭騎士》 1954
- 喬治亞·歐基芙 - 《抽象畫 6 號》 1928
- 恩斯特·路德維希·基希納 - 《玻璃靜物》 1912
- 弗朗西舍克·庫普卡 - 《展開在灰色和金色中》 1919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 《生活是一場鬥爭(黃金騎士)》 1903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人生就是一場鬥爭(黃金騎士)》 - 保羅·克利 - 《婦女之家》 1921 《飛蛾之舞》 1923
- 吉姆·戴恩 - 《割草機》 1962
- 安東尼·塔皮埃斯 - 《構圖》 1977
- 讓·杜布菲 - 《兩個逃兵》 1953
- 拉烏爾·杜菲 - 《桑坦德海灘》 1906
- 保羅·德爾沃 - 《回聲》 1943
- 尼古拉斯·德·斯塔埃爾 - 《構圖》 1948
- 本·尼科爾森 - 《1933(西班牙明信片拼貼畫)》 1933
- 賈科莫·巴拉 - 《水星從太陽前方經過(習作)》 1914
- 萊昂內爾·費寧格 - 《黃昏海洋 I》 1927
- 盧西奧·豐塔納 - 《空間的概念》 1960
- 薩姆·弗朗西斯 - 《消失點的藍色》 1958
- 巴勃羅·畢卡索 - 《戴藍色披肩的女人》 1902
- 皮埃爾·波納爾 - 《孩子與貓》 約 1906 年,《生動的風景》 約1914
- 亨利·馬蒂斯 - 《等待》 1921-22
- 阿爾伯特·馬爾凱 - 《巴黎聖母院後殿》 1902
- 胡安·米羅 - 《繪畫》 1925
-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 《女像柱》 1911-13
- 艾德·萊因哈特 - 《114號》 1950
- 莫里斯·路易斯 - 《三角洲》 1960-61
- 弗蘭克·斯特拉 - 《池塘之河 IV》 1969
- 巴爾蒂斯 - 《白馬騎士》 1941[10]
- 喬治·布拉克 - 《持三果的浴女》 1926[11]
- 利奧諾拉·卡林頓 - 《烏爾狩獵》 1946[12]
Remove ads
- 淺井忠 - 「八王子付近的街」1887
- 上田薫 - 「生雞蛋 G」1976
- 梅原龍三郎 - 「橫臥裸婦」1908
- 海老原喜之助 - 「雪山與樵夫」1930
尾澤辰夫 - 「鴨」1938
尾澤辰夫《鴨》 - 小野里利信 - 「三つの黒」1958
- 岸田劉生 - 「高須光治君之肖像」1915
- 北川民次 - 「墨西哥的三個女孩」1937
- 黒田清輝 - 「溫暖的一天」1897
- 小出楢重 - 「蔬菜靜物」1925
- 古賀春江 - 「夏山」1927
- 杉本健吉 - 「正倉院」1976
- 須田國太郎 - 木村定三藏品13件
- 高橋由一 - 「不忍池」c1880
- 遠山清 - 「食後」1940
- 中村彝 - 「少女裸像」1914
- 長谷川利行 - 「酒売場」1927
- 林武 - 「巴黎聖母院」1960
- 藤田嗣治 - 「青衣之女」1925
- 前田寛治 - 「褐衣婦人像」1925
- 松下春雄 - 「兩個人的姿勢」1933
- 安井曽太郎 - 「承徳喇嘛廟」1938
Remove ads
- 伊東深水 - 「大島的黎明」
浦上玉堂 - 「閣日薇陰圖」「雲山模糊圖」「高下數家圖」「月晴山更靜獨安平遠圖」「山紅於染圖」(重要文化財)「秋色半分圖・酔雲醒月圖・山水圖・五言絶句」(以上四件均為重要文化財)[13]
浦上玉堂《山紅於染圖》 - 岩波昭彥 - 「マンハッタン」四曲屏風一隻
- 小川芋銭 - 「カイツブリの雛とカッパ 」
- 加山又造 - 「黒い鳥」
- 川合玉堂 - 「湖畔晩帰」
- 熊谷守一 - 木村定三收藏等72件
- 小林古徑 - 「洗濯場」 その1・その2
- 佐藤太清 - 「旅の夕暮」
- 竹內棲鳳 - 「狐狸圖」[14]
- 土田麥僊 - 「春晝圖」
- 富岡鐵齋 - 「虎僊育虎子圖」「暁山雲圖」
- 中村正義 - 「おねえちゃん」
- 橋本雅邦 - 「秋景山水圖」
- 速水御舟 - 「西郊小景」
- 東山魁夷 - 「雪の山郷」
- 菱田春草 - 「紅葉山水」
- 平川敏夫 - 「黃山松雨」
- 前田青邨 - 「朝鮮五題 水汲 」
- 村上華岳 - 「散華」「草と蟲圖」
- 安田靫彥 - 「月の兎」
- 山本丘人 - 「幻雪」
- 橫山大観 - 「飛泉」
與謝蕪村 - 「盆踴り圖」「富嶽列松圖」(重要文化財)[15]
與謝蕪村《富嶽列松圖》
- 木村定三藏品(約3000件)——名古屋美術收藏家木村定三及其家人捐贈了約3000件藏品,其中包括浦上玉堂、與謝蕪村等江戶畫,小川芋銭、熊谷守一等近代日本畫,以及陶瓷器、佛像、考古文物等,其中有三項重要文化財產(6件)。這些藏品被整理成木村定三藏品。
- 藤井達義藏品(約1500件)
交通
參考資料
外部リンク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