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牙齦卟啉單胞菌
紫单胞菌科卟啉单胞菌属细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牙齦卟啉單胞菌(學名:Porphyromonas gingivalis)隸屬於擬桿菌門,是一種不具運動能力、革蘭氏陰性、桿狀、厭氧性的致病細菌,在血液瓊脂培養基上會形成特徵性的黑色菌落。
這種細菌主要存在於口腔中,並與牙周病的發生有密切關聯[1];另外,它也能出現在上消化道、呼吸道和大腸中。此外,醫師亦曾在患有細菌性陰道病的女性體內分離到此菌株[2]。
慢性牙周病患者常見的膠原蛋白分解,部分是由這個物種所產生的膠原酶所造成。有研究指出,在體外實驗中,牙齦卟啉單胞菌能侵入人類牙齦成纖維細胞,且即使在存在抗生素的環境下仍可存活[3]。此外,它也會大量入侵牙齦上皮細胞,並與這些細胞共同存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感染牙齦卟啉單胞菌的患者通常能檢測到較高濃度的特異性抗體。
牙齦卟啉單胞菌的感染與阿茲海默症[4]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之間也存在關聯。此菌擁有胜肽精胺酸去亞胺酶,會參與瓜胺酸化反應[5]。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本身就較常合併牙周病[6];與此同時,他們血液中針對牙齦卟啉單胞菌的抗體濃度也更高[7]。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