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牧場街總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牧場街總站(葡萄牙語:Rua dos Currais / Terminal)是位於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的一個終點站。新福利9、16、16S、65路線,澳巴18路線以本站為總站;新福利9A、34路線,澳巴29路線以本站為中途站。
背景
- 2017年10月5日,澳門立法會間選議員陳虹提出書面質詢,她指出颱風天鴿襲澳,關閘總站受嚴重風暴潮破壞暫停使用,站內所有路線被迫四散分佈,各站點指引不清晰,對通關或通勤人士極為不便。她又指出,關閘作為重要出入境口岸和交通要塞,政府曾經在2012年12月完成《關閘口岸暨周邊環境總體概念性城市設計》研究,但具體方案並無下文。同時未改造時的本站是一幅閒置官地,她指為善用土地資源並建議在「關閘總站」停用期間,研究在本處設立臨時巴士總站,以舒緩附近交通擠塞,方便居民和旅客使用。[1]
- 2017年12月1日,交通事務局局長林衍新出席交通諮詢委員會工作會議後透露,會上探討了將距離關閘巴士總站約三、四百米遠,動用位於牧場街與巴波沙大馬路交界的閒置官地,開闢作臨時巴士總站,預計工期為三至四個月,完工後將適合運行且相近的巴士路線遷入。至於地內涉及一棵大樹,林衍新表示設計會盡量保留大樹,有需要時會以移植處理為優化,希望盡可能不用砍樹;至於位於西側旅遊巴停泊區獲保留,不用作公共巴士站用途。[2][3][4]
- 2017年12月13日,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關閘一帶交通安排及問題,有聽眾認同設立本站,應該加快工程進度外,建議政府「特事特辦」,解市民燃眉之急。[5]
Remove ads
歷史
- 2018年4月28日,因本站全面投入運作,作出以下安排:
Remove ads
各車道安排
車道 | 路線 | 方向 |
→ A 車道 | 16路線 16S路線 65路線 |
下環街市 媽閣(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交通樞紐) 司打口 |
→ B 車道 | 9路線 | 媽閣(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碼頭) |
→ C 車道 | 18路線 | 媽閣(媽閣交通樞紐) |
→ D 車道 | 9A路線 29路線 34路線 |
青茂 青洲 青洲坊 |
路線資料
Remove ads
使用狀況及建議
- 2018年6月8日,本地紙媒力報專題報道,指此站疏導關閘候車乘客作用低。報道指此站啟用一個多月,但相比附近站點候車乘客不時大排長龍,該總站候車人數顯得冷清。有在「關閘馬路」站侯車的乘客指,不太清楚此站已運作,若改站可以疏導交通,樂意到該站乘搭。有長者乘客表示,大多數司機都提醒長者如前往關閘就在「巴波沙大馬路」站下車,她稱由此站步行至關閘較危險,車多且要兜好耐。新福利總經理、交通咨詢委員會委員李啟見表示,此站建立後有不少好處,如停車空間擴大,巴士擺放有序;他又指,巴士公司會在電子投牌及車箱中加強指示,相信要等一段時間才能讓市民熟悉,亦會持續密切留意客量等。另一位委員歐嘉輝表示,此站雖解決了巴士停泊問題,但看不到在分流乘客候車方面起作用。他認為,有條件再加插一至兩條路線,分流巴波沙大馬路及關閘馬路站的候車乘客。而另一位交咨委委員黃承發則相信,交通局已計算好途經關閘西側的車流量,假如再有路線停靠此站會加重該帶交通壓力;他引述當局向委員表示,局方一直有物色地點,希望設置站點,改善乘客在關閘區候車情況;然而由於澳門地方小,要尋找合適地點必有不少困難。[20]
- 2018年7月下旬,澳門街坊總會台山坊會理事長梁筠儀建議檢視該區的公交運輸規劃,加強宣傳的力度和訊息,改善關閘邊檢大樓周邊的交通設施配套,鼓勵和引導居民和遊客前往本站,長遠研究將本站、關閘總站和西側賭場穿梭巴臨時站的一體化利用,納入北區交通設施配套的綜合規劃,構建集巴士站、的士站、旅遊巴站、輕軌站、步行系統和停車場的交通樞紐綜合體,改善整個北區的交通環境。[21]
Remove ads
鄰近公共運輸站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