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犍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ㄑㄧㄢˊ》(Khandhaka),集結佛教戒律的匯編書籍,律藏的組成部分。《巴利律藏》中的犍度,是大品(Mahāvagga)和小品(Cūḷavagga)。

巴利聖典

    律藏    
   
                   
經分別 犍度 附隨
               
   
    經藏    
   
                                
長部 中部 相應部
                     
   
   
                           
增支部 小部
                           
   
    論藏    
   
                             
法集
分別
界論
人施
設論
論事 雙論 發趣論
                       
   
         
 

Thumb
上座部佛教

國家和地區
典籍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Remove ads

釋義

犍度原意為「軀幹」,引申為彙編而成的篇章,即律中篇章之名,一犍度即一篇或一章,或一品一節之義。

實際則為論律中篇章之名,《犍度》為關於僧團和僧尼戒規的彙編[1]

在釋迦牟尼般涅槃後,五百阿羅漢舉行了第一次集結。佛入滅百年後七百阿羅漢再舉行第二次集結。在集結中,除了集結出波羅提木叉之外,還有75學處,也被記錄下來,分門別類,形成了犍度。

不同譯名

音譯:揵度、建陀、建圖、塞犍陀、塞建圖、娑犍圖、塞建陀、乾度

意譯:蘊、聚、積,藏,結,節、陰、眾、肩、分段

概述

《犍度》分為《大品》和《小品》兩部分。

《大品》包括十犍度:

  • 大犍度:有關出家受戒的規定。
  • 布薩犍度:有關每月望日朔日說戒懺悔的規定。
  • 入雨安居犍度:有關每年雨季比丘安居修行的規定。
  • 自恣犍度:有關雨季安居結束時比丘自恣懺悔的規定。
  • 皮革犍度:有關穿鞋和使用皮革的規定。
  • 藥犍度:有關藥物和食物的規定。
  • 迦絺那衣犍度:有關雨季安居結束後比丘接受迦絺那衣的規定。
  • 衣犍度:有關比丘所穿袈裟的規定。
  • 瞻波犍度:有關僧團活動合法或非法的規定。
  • 拘晱彌犍度:有關比丘分裂和合的規定。

《小品》包括十二犍度:

  • 羯摩犍度:有關呵責與處分犯戒比丘的規定。
  • 別住犍度:有關比丘接受別住處分的規定。
  • 集犍度:有關處分犯僧殘罪比丘的規定。
  • 滅諍犍度:有關平息比丘紛爭(七滅諍)的規定。
  • 小犍度:有關比丘日常生活用品的規定。
  • 臥坐具犍度:有關房舍和臥坐具的規定。
  • 破僧犍度:有關提婆達多反逆事的判定。
  • 儀法犍度:有關各類比丘的威儀規定。
  • 遮說戒犍度:有關犯戒比丘不參加布薩的規定。
  • 比丘尼犍度:有關比丘尼的規定,其中包括八重法二十四障法等。
  • 五百結集犍度:有關佛教第一次結集的事情。
  • 七百結集犍度:有關佛教第二次結集的事情。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