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狄安娜·竇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狄安娜·窦萍
Remove ads

埃德娜·梅·竇萍(Edna Mae Durbin,1921年12月4日—2013年4月17日)[1] ,藝名狄安娜·竇萍(Deanna Durbin),是一位加拿大裔美國女演員、歌手,在1930、40年代的音樂電影中飾演女主,並以女高音演唱了不少歌曲。

快速預覽 Deanna Durbin, 出生 ...

她是一名童星,1936年登台表演,隨後與環球影業簽訂了合同。她在《春閨三鳳》(1936)、《丹鳳還陽》(1937)和《美鳳奪鸞》(1941)等電影出名,扭轉了環球影業虧損的局面[2]。她於1938年獲奧斯卡青少年獎

長大後,她不滿足於飾演鄰家女孩角色,試圖通過黑色電影聖誕假期》(1944)和《脂粉偵探》(1945)等轉型。這些由第二任丈夫菲利克斯·傑克遜製作的電影並不那麼成功,1949年她宣布息影並與丈夫離婚,之後與查爾斯·亨利·大衛結婚,並搬到巴黎郊區隱居,不再出現於公眾視野中。

Remove ads

早年

埃德娜·梅·竇萍(Edna Mae Durbin)於1921年12月4日出生於溫尼伯,很快一家人從溫尼伯搬到了南加州,並於1923年成為美國公民[3]。她10歲時,父母認識到她有一定的天賦,並為她報了拉爾夫·托馬斯學院(Ralph Thomas Academy)的聲樂課。她很快成為學院裡的尖子生,在當地俱樂部和教堂演出[4]

事業

1935年初,米高梅計劃拍攝一部歌劇明星歐內斯汀·舒曼-海因克的傳記電影,負責選角的魯弗斯·勒梅爾(Rufus LeMaire)聽說了她的名聲,邀請她試鏡,並被她的歌聲折服。路易·B·梅耶也對她很滿意,與她簽訂了一份六個月的合同[4]。她因此得以與茱蒂·嘉蘭出演處女作、短片《每個周日》(Every Sunday,1936)。梅耶對兩人都很滿意,本想把兩人都簽下[2]

在竇萍的合同剛過期時,環球影業製片人喬·帕斯捷爾納克捷足先登,並給她取了藝名狄安娜,出演她自己的第一部長篇《春閨三鳳》(1936)。影片大火,竇萍也成了明星,之後又主演了《丹鳳還陽》(1937)和《美鳳奪鸞》(1941)等一系列音樂片,大部分由亨利·科斯特執導。[5]

除去表演外,竇萍依舊喜歡唱歌。1936年,她曾為《白雪公主》中的白雪公主配音試鏡,但被華特·迪士尼嫌棄聲音「太老」而落選。同年,大都會歌劇院向她提供了一次試鏡機會,但被她拒絕,因為竇萍自認為還需要更多歌唱培訓。環球影城的聲樂教練安德烈斯·德·塞古羅拉也曾是大都會歌劇院歌手,看好竇萍的潛力。[6]

1936年,杜賓開始與愛迪·堅佗合作,每周製作廣播,直到1938年因環球影業的繁重工作被迫放棄。[6]

Remove ads

1941–1945:轉型嘗試

1941年,她主演《美鳳奪鸞》,這是她與帕斯捷爾納克和亨利·科斯特合作的最後一部電影。之後,帕斯捷爾納克從環球影業跳槽米高梅。竇萍的丈夫、導演沃恩·保羅沒有得到環球影業任用,而她對環球影業《獨自生活的人們》(They Lived Alone)的新角色安排也不滿意,並拒演,因此1941年10月16日到1942年2月初被環球影業雪藏[7][8]。1942年1月下旬,她和環球公司和解,得到了更多的自主權,如選擇導演、劇本、歌曲等[9]

《獨自生活的人們》修改後以《了不起的霍利迪夫人》(1943)的名義上演。之後,她還拍攝了不少其他類型的電影,例如浪漫喜劇《春之序曲》(1943)和音樂劇《歌聲不斷》(1944),後者也是她唯一的一部特藝七彩電影[10]

1944年,竇萍出演勞勃·西奧德馬克執導的黑色電影《聖誕假期》,後來西奧德馬克雖然讚揚了她的演技,但說「她想演一個新角色,但又怕不體面」[11]。這部電影褒貶不一,但竇萍自認為是她「唯一真正的好電影」[12]

1946–1949:事業生涯末期

Thumb
杜賓和電影攝影師威廉·H·丹尼爾斯在《愛和瑪麗》拍攝現場

1946年,杜賓我美國收入第二高的女性,僅次於貝蒂·戴維斯[5],她的粉絲俱樂部曾被評為世界上最大的粉絲俱樂部[13]

1946年,環球與另外兩家公司合併,成立環球國際(Universal-International)。新公司開始停止拍攝音樂劇。竇萍在拍攝了《愛和瑪麗》(1948)等四部作品後選擇息影。1948年8月22日,環球國際提起訴訟,要求收回公司預付給她的工資[14]。竇萍同意再拍三部電影,但直到她合同過期也沒實現。息影后,她收到了20萬美元的離職補償金[15][16]

退休生活

她息影后搬到巴黎。帕斯捷爾納克曾試圖勸阻她,然而被她拒絕,說作為收入最高的明星,不能拍最差的東西[17]。1949年9月,她向第二任丈夫傑克遜提出離婚,11月正式離婚[18][19]

1950年12月21日,竇萍與法國導演兼製片人查爾斯·亨利·大衛結婚,後者曾執導過她的《脂粉偵探》。兩人生活在巴黎郊外的一個農場,生有一子一女。她拒絕了數次復出邀請,包括在百老匯舞台劇《窈窕淑女》中飾演伊麗莎·杜利特爾[20]。1951年,她受邀在倫敦西區戲劇《刁蠻公主》中演出,1953年又出演了米高梅的同名電影。

1983年,竇萍罕見地接受了採訪。據採訪人電影歷史學家大衛·希普曼,竇萍說她不喜歡好萊塢製片廠體系,從未認同媒體給她塑造的形象。她以第三人稱談論「狄安娜·竇萍」,認為這是年輕的代價,不能代表真實的自己[21]。私下她始終使用自己的原名,好萊塢出版物每年公布的薪水數據也以「演員埃德娜·梅·竇萍」稱呼她。[22]

她十分在乎自己的隱私,一直拒絕在網站上公開個人資料。2013年4月30日,狄安娜·竇萍學會(Deanna Durbin Society)報導稱她「在過去幾天內」去世[5]。根據社會保障死亡索引(Social Security Death Index),她於2013年4月17日[1][23]巴黎十九區去世[24]

Remove ads

遺產

她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擁有一星。1938年2月7日,她在中國戲院前留下了她的手和腳印。

安妮·弗蘭克是她的粉絲,她在藏身處牆上貼了兩張她的照片,如今還保留在原地。溫斯頓·邱吉爾也是其粉絲,在戰時慶典上曾放映她的電影[25]姆斯季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說竇萍對他的音樂創作有極大影響,表示:「她幫助我發現了自己...我試圖盡力在我的音樂中重建、接近她的純潔」[2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