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狄葆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狄葆賢(1873年—1941年)[1],字楚青(又作楚卿),號平子、又號慈石,齋名平等閣,江蘇溧陽人[2],中國學者、書畫家、紅學家、政治活動家。
生平
狄葆賢生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3]他早年曾和譚嗣同、唐才常來往,擁護維新變法。戊戌政變後,他流亡日本。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他歸國,參加唐才常組織的中國議會和自立軍,事敗後他又流亡日本。1904年初春,狄葆賢、羅孝高奉康有為之命回到上海,於1904年6月12日創刊《時報》,狄葆賢任經理,該報宣傳保皇立憲。[4]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他任江蘇諮議局議員。宣統三年(1911年)在北京創辦京津版《時報》,另外還創辦《民報》,並且擔任有正書局經理。1911年至1912年,他在有正書局石印了《紅樓夢》戚本,並最早對《紅樓夢》脂本和程本進行了比較研究。[5]後來他專研佛學,於1912年10月在上海創辦《佛學叢報》期刊,由上海佛學叢報社出版,有正書局發行,濮一乘任編輯。[6]
著作
- 平等閣筆記
- 平等閣詩話
- 六朝造像精華
- 中國名畫集
- 汪觀定室人行略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