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猶太 (羅馬行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猶太(希伯來語:יהודה/Yehûḏāh,阿拉伯語:يهودا,希臘語:Ἰουδαία,拉丁語:IVDAEA),或音譯作猶地亞、朱迪亞,是羅馬帝國東部的一個皇帝行省,傳統以來都是猶太人生活聚居的地方。第十海峽軍團為當地的羅馬駐軍。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7年12月7日) |
據《聖經》記載,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大約在西元前1000年,大衛占領了耶路撒冷,建立以色列王國。大衛王死後,其子所羅門即位。所羅門王死後,王國一分為二,北為以色列地,南為猶太山地。西元前722年,亞述人消滅了以色列。西元前586年,巴比倫人占領了猶太山地,將大批猶太人虜至巴比倫。西元前538年巴比倫被波斯消滅。之後波斯王居魯士允許被虜的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
西元前281年,亞歷山大大帝部將所建立的塞琉古帝國統治了耶路撒冷,推行希臘文化。西元前168年至前143年,馬卡比大起義爆發,猶太人建立了獨立的哈斯蒙尼王朝。西元前63年,耶路撒冷被羅馬共和國的格奈烏斯·龐培占領,哈斯蒙尼王朝滅亡,設猶太人國王作為傀儡,即大希律王的希律王朝。

大希律王死後羅馬帝國將猶太地分為四個郡王統治,均為希律的後代:希律·安提帕斯、希律·阿基勞斯、希律·菲利普二世和希律的妹妹莎樂美一世。其中統治猶地亞核心地區的郡王希律·阿基勞斯被羅馬皇帝屋大維罷免,他的領地變為羅馬猶太行省,委任總督/長官管治,其餘三位郡王:希律安提帕斯、希律菲利普和莎樂美一世的領地仍受猶太行省管治,因此三位分封王的存在是象徵性。

西元前4年至西元前1年,耶穌於猶太希律王國(大希律王時期)首府耶路撒冷伯利恆出生,《聖經》新約開始,記載的事件背景多為猶太行省和三位分封王領地等地方。羅馬長官的地位及權力亦比由羅馬皇帝指派的猶太地其餘的三位分封王更高。西元33年,耶穌被時任羅馬長官彼拉多判釘十字架。

西元39及41年,希律亞基帕一世重新獲得整個猶太地,繼大希律王後又一位王作為猶太人的王,直到他在44年死亡,由希律亞基帕二世繼位,但只擁有加利利和先前希律菲利普的封地,猶太行省仍然存在。西元66年和132年,為了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當地猶太人發起了猶太戰爭以及巴爾·科赫巴起義,但均遭到第十海峽軍團的鎮壓,亞基帕二世逃往羅馬城,希律王朝亦在此時終結。西元135年,羅馬當局拆除耶路撒冷聖殿,並把所有猶太人驅逐出猶太行省,同時將該地重新命名為「巴勒斯坦」(Palestine),改置敘利亞巴勒斯坦行省。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