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時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時槐(1522年—1605年),字子植,號塘南。江西安福人,民籍,明朝政治人物、學者。
生平
早年師事劉文敏,以「透性」為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江西鄉試第二十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二甲進士[1][2]。官南京兵部主事,歴員外郎、禮部郎中,出為福建按察司僉事,調任四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九月升尚寶司少卿,四十三年三月升本司卿,四十四年九月升太僕寺少卿,因行縣所至,榜掠慘毒,往往有死者,被印馬御史顧廷對彈劾,四十五年二月降二級為光祿寺少卿,後因京察罷歸。
隆慶四年(1570年)六月復除光祿寺少卿原職,五年四月升陝西右參政,後辭官歸。
萬曆年間起用為貴州左參政,十九年(1591年)十月升南京鴻臚寺卿,遷太常寺卿,但當時槐已看破官場,皆不赴任。八十四歲卒。[3]

著作
有《友慶堂合稿》七卷,《廣仁類編》[4]等。
家族
曾祖王續友;祖父王希禮;父王一善,嫡母劉氏;生母姜氏。具慶下[5]。子王景衡。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