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福縣

中国江西省的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福县
Remove ads

安福縣地處江西省中部偏西,隸屬於吉安市,位於吉安市的西北部,西部為羅霄山脈,其主峰武功山位於其境內。安福縣被稱為「萬樟之縣」,縣內有安福火腿。安福之名,取「安寧福祥」之意,是江西省18個文明古縣之一,縣人民政府駐平都鎮

快速預覽 安福縣, 國家 ...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秦漢時期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聽從了廷尉李斯「廢分封,立郡縣」治理天下的建議。次年(前222年),秦王朝在安福瀘水河東面的竹江鄉設置了安平縣(今城田、矮屋、洋口村一帶)隸九江郡(郡治安徽壽縣);在瀘水河的西部的嚴田鎮設置了安成縣橫屋村一帶),隸長沙郡,兩地相距只有48公里。
  • 東漢時,年幼的漢和帝即位,竇太后臨朝,其兄竇憲柄權,竇氏家族橫行京師,和帝在深宮中與外隔絕。和帝成年後,永元四年(92年),利用宦官鄭眾掌握的部分禁軍,清除了竇氏勢力。從此,宦官鄭眾成為功臣,參與朝政,受封為「剿鄉侯」,這是東漢宦官掌權和封侯的高潮期。永元八年(96年),和帝下詔改安平縣平都侯國,對外稱平都縣,屬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轄。至漢獻帝初平元年(188年),平都侯國歷時92年。

三國時期

三國時吳國在寶鼎二年(267年)已處於末期。為了加強對贛中西部的管理,吳國將豫章郡所轄的宜春新余廬陵郡管轄的平都永新長沙郡管轄的安成萍鄉6縣劃歸新設立的安成郡管轄,郡治平都縣,隸揚州管轄。太康元年(280年),以後,晉武帝又對贛中西部的行政建置進行調整,將安成郡改隸荊州,劃出永新縣西部增設廣興縣,改安成縣安復縣,意為安成安平二縣合併,這可能就是安福縣名的由來初始。從此,安成郡轄7縣,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贛中西部。據有關志書記載:安成郡建置,歷時7朝322年,共有近100位太守安成郡任過職。元康元年,太守朱居將郡城重新修建,郭門有闕,高數丈,郡城闊八里,置八門。當時郡城內八里,外四面八門這樣大的規模,贛中西部還沒有,為安福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隋唐時期

  • 隋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根據歷朝設州、郡、縣過多過亂,有的域地不到百里就有數縣設置,還有的兩郡共管一縣的現象。下詔改州、郡、縣三級為州、縣兩級。開皇九年(589年)隋文帝下詔置吉州,廢安成郡,將平都安復兩縣合併為安復縣,隸吉州
  • 唐初安福第一次設州。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祖下詔改安復穎州(一統志稱靖州),武德七年(624年),廢穎州安復安福,隸吉州管轄。改安復穎州雖然只有2年,但這是唐滅隋後,舊體制向新體制過渡的嘗試,對繁榮贛中西部的經濟、穩定贛中形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宋元時期

明清時期

年表

快速預覽 歷代變更, 設立 ...

從周初到春秋戰國時期,先後隸屬吳、楚、越三國。[3]

  • 周元王(姬仁)三年(前473年)越滅吳,安福境地屬越;[4]:66
  • 周顯王(姬扁)十四年(前355年)楚滅越,安福境地並於楚。[4]:66

合併前

安福縣由原安平、安成2縣合併而成,是古荊、揚二州境地,也是江西省十八個古縣之[4]:66

  • 秦王贏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滅楚。[4]:66
  • 二十五年(前222年)設置安平縣(治平都故城,在今江西省安福縣竹江鄉洋口、城田一帶)、安成縣(一代)(治薪茨,在今安福縣嚴田鄉橫屋村一帶)2縣。[4]:66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六國,廢除封建分侯制,設36郡,安平縣隸屬九江郡,安成縣隸屬長沙郡。[4]:66
  •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平定楚地,安平縣隸屬豫章郡;安成縣仍屬長沙郡。[4]:66
  • 新(王莽)始建國元年(9年),王莽大改郡、縣名稱,豫章郡改九江郡,安平縣改為安寧縣,屬九江郡;長沙國改填蠻郡,安成縣改為思成縣,屬填蠻郡。[4]:66
  • 東漢初,郡、縣皆復舊名,和帝永元八年(96年)設置平都侯國,改安平縣為平都縣(治所在今江西安福縣東南六十里洋口、城田一帶),屬豫章郡。[4]:66
  • 獻帝初平二年(191年)置廬陵郡,平都屬廬陵郡,隸揚州;安成縣仍屬長沙郡,隸荊州。[4]:66
  • 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析出豫章郡的宜春、新余;廬陵郡的平都、永新;長沙郡的安成、萍鄉共6縣,設置安成郡,郡治平都,隸屬揚州[4]:66。同年同時平都縣移治今安福縣,為安成郡治。[5]
  •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安成郡改隸荊州,並將安成縣改為安復縣(一代)(治所在今安福縣西嚴田鄉東北竹山下)。同年,永新縣析出西部設置廣興縣,由是安成郡統領7縣。[4]:66
  • 惠帝元康元年(291年)置江州,安成郡隸屬江州。[4]:66
  • 東晉至南北朝(宋、齊、梁、陳)時期的安成郡和平都、安復二縣的建置統屬關係未變。[4]:66
  • 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以安成郡中部和廣興縣置安樂郡,廣興縣屬安樂郡。[3]
Remove ads

合併後

  •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安成郡,置吉州。同年將安復縣併入平都縣改名為安成縣(二代)(治所即今江西安福縣)、隸屬吉州。[4]:66廢安樂郡,廣興縣併入安豐縣。[3]
  • 開皇十八年(598年),又改安成縣為安復縣(二代)(治所即今江西安福縣)。[4]:66
  • 唐武德五年(622年),升安復為穎州,屬江南西道。[4]:66
  • 七年(624年)廢州,改安復縣為安福縣,安福之名自此始。[4]:66
  • 五代十國時期(907~960年)的安福縣,初屬楊吳,後屬南唐。[4]:66
  • 宋開寶八年(975年)滅南唐,安福縣屬江南西路吉州廬陵郡。[4]:66
  • 元元貞元年(1295年),安福縣改為安福州,隸江西省吉安路。[4]:66
  • 明洪武二年(1369),安福州復為安福縣,隸屬江西布政司吉安府。[3]
  • 清初與明的建置相同。乾隆八年(1743年)安福縣劃出上西鄉12個都給蓮花廳管轄,即今蓮花縣的路口、湖上、閃石、坊樓、高州、六市等鄉。[4]:66

民國時期

  • 民國初期,安福縣隸屬江西省廬陵道。[4]:66
  • 民國15年(1926年)廢道,縣直屬於省。[4]:66
  • 民國21年(1932年)安福縣隸屬於江西第十行政區。[4]:66
  • 民國23年2月(1934年),國民黨軍隊為圍剿蘇區,在安福、永新、蓮花、萍鄉4個縣的邊界地區,設立洋溪特別區政治局。[4]:66
  • 民國24年(1935年)4月洋溪特別區撤銷,安福縣隸屬江西第三行政區。[4]:67
  • 民國25年至38年上半年(1936~1949年)隸屬關係未變。[4]:67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安福屬革命老根據地。1930~1934年建立了蘇維埃縣政府,先後隸屬於贛西南蘇維埃政府和湘贛省蘇維埃政府。[4]:67

革命根據地史

安福縣是大革命時期贛西農民運動的發源地之一。

新中國時期

  • 1949年7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安福。[4]:67
  • 先後隸屬江西省吉安分區、吉安區、吉安專區、井岡山專區、井岡山地區、吉安地區、吉安市。[3]
  • 2014年7月至今,安福為省直管試點縣。一直沿用至今。[3]

地理

位置

安福縣位於江西省中部偏西,吉安市的西北部。地理位置在東經114°-114°47′、北緯27°4′-27°36′之間。東鄰吉安縣,南靠永新縣,西和萍鄉市蓮花縣蘆溪縣交界,北與宜春市袁州區新余市分宜縣接壤。縣城所在地平都鎮距省會南昌市278公里,距吉州區59公里。

氣候

安福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7.7℃。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8.9℃,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5.9℃。極端最高、最低氣溫分別為39.7℃和-8.3℃。年均降水量1553毫米,年均降水日166天。降水明顯集中在春季初夏年均日照時數1649小時,山區日照偏聽偏少。年無霜期279天,最長323天,最短247天。適宜農作物和林木生長。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安福水資源和水能資源豐富。地表水人均占有量達7152立方米,耕地畝均占有量達3960立方米,不僅高於全國平均值,也高於長江流域水平。地下水儲量為3億立方米/年,日平均產水量84.9萬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約8.89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約3.9萬千瓦。全縣水域面積11.29萬畝,其中可養殖的水面為4.7萬畝。水質肥沃,營養物質多。 草山草坡面積114.87萬畝,有建立人工草場和發展草畜的良好條件。

安福縣水文資料簡表

更多資訊 河流名稱, 發源地 ...

礦產資源

縣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鎢、鐵、猛、砂金、石英、花岡岩、稀土、鉛、鋅、銀、瓷土、石灰石等。尤以鎢礦儲量大,品位高,易開採,全縣鎢砂的工業儲量達10.8萬噸。粉石英工業儲量達5000萬噸,純度高。鐵礦工業儲量約3億噸,主要有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

樟樹資源

全縣共有散生成材樟樹11萬多株,其中400年以上的有8700多株,千年以上的有200多株,至今還活著3株漢樟。3株漢樟中最大的一棵在嚴田鎮邵家村。樹高28米,胸圍21.5米,要18人才能合抱。

旅遊資源

Thumb
武功山山脊線,遠處最高峰為金頂

武功山景區

平都鎮

  • 安福孔廟 江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孔廟
  • 洞淵閣
  • 蓮花庵
  • 蒙崗嶺森林公園
  • 鳳林橋
  • 北華山古塔
  • 東山文塔 三國時期魯肅建造

楓田鎮

  • 羅隆基故居
  • 羅隆基紀念館
  • 筆架山
  • 中溪八景
  • 五馬回朝

山莊鄉

  • 黃公洞
  • 真濟泉
  • 聚仙岩

南鄉片

歷史文化名村

Thumb
安福火腿

行政區劃

安福縣下轄7個、12個[6]

平都鎮、​滸坑鎮、​洲湖鎮、​橫龍鎮、​洋溪鎮、​嚴田鎮、​楓田鎮、​竹江鄉、​瓜畲鄉、​錢山鄉、​赤谷鄉、​山莊鄉、​洋門鄉、​金田鄉、​彭坊鄉、​羊獅慕鎮、​寮塘鄉、​甘洛鄉、​章莊鄉和​安福縣工業園。

縣治變遷

Thumb
安福縣縣治變遷在今地圖上的大致分布圖

安平/平都縣治

清光緒元年版《吉安府志》記載:「平都故城初在王水口,後徙今縣城南一百步」。(《史記·秦始皇記》稱 6 尺為步,《索隱》亦稱 6 尺為步,又稱王制 8尺為步。後定製5尺為步,360步為1里)《吉安府志》古蹟篇)載:「安平縣城在縣東南王水口,漢時以地險徙之」。《安福叢錄》縣紀篇)載:「安平縣隸吳九江,治平都,今五十二都王江近有橋名平都,又地名城田」。舊《安福縣誌》載:「王江水一名洋口,在治東新樂鄉」。[4]:67

秦王贏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設置的安平縣,其縣治位於現今縣城東南瀘水河下游的竹江鄉洋口城田李家、矮屋(辛里)村一帶。由於年代久遠,歷經滄桑,該縣治多次經歷興衰變遷,現存遺蹟已蕩然無存。目前,僅在辛里村發現了刻有「古平都」三字的石碑一塊以及「平都祠」的牆基腳一片。[4]:67

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新設安成郡[4]:66,同年平都縣治所移治今安福縣平都鎮,為安成郡治。[5]平都故城自此被廢。

安成(一代)/安復(一代)縣治

位於今縣城西40里的新茨,即瀘水河中游地段的嚴田鄉竹山下蘆背牛方丘、袁家、丁家、坳上、上嶺村一帶,其歷史可追溯至秦王贏政二十五年(前222年),並在隆開皇九年(589年)被廢除,整個存在時期長達811年。清隆四十七年版《安福縣誌》記載:「安成縣屬長沙國,今縣西有安成故城存,即漢安成侯張普所理也」。又云:「古縣城郭門雙闕,高四丈,即張普所造也」。[4]:67

原安成縣城占地約1.5平方公里,上村(今上林場所在地)有上中下石拱橋3座、八角台1座,現僅存中拱1座。城口原有十八場之稱(即18個自然村),中有卵石路1條。蘆背原名湯村,靠北有靈佑廟。袁家原建有富池寺,其北面是新茨山,兩地隔河相望。新茨山有慈雲亭(已毀)。竹山下現存卵石路1條,通往嚴田、溪方向。[4]:67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將安復縣併入平都縣改名為安成縣(二代)(治所即今江西安福縣)[4]:66。安復故城自此被廢。

安成郡/安福縣治

郡治平都位於今縣城南100步,始建於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晉初築牆圍城,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朱居為安成大守,擴建城郭並增設八門,每門均建有高數丈的闕。這些古建築距今已有1700餘年的歷史,但遺蹟已蕩然無存。[4]:67

縣治平都鎮位於安成郡城舊址,歷史上一直是郡、州縣治所在地。晉永康年間開始建設,宋祥符年間環城重修十門。元至正十五年,紅巾軍據城,部分城門被毀。二十四年明軍下江西後,州境平定,重修城門。明洪武七年,縣城增修城圍和四門。嘉靖六年修四門城樓。清康熙三年開始增修,擴大到周圍城牆886丈5尺,寬1丈。乾隆九年縣城內有直街、橫街、中心大街等12條街道和鳳林橋江邊市街。[4]:67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福縣常住人口為329053人[7]

交通出行

公路交通

公路資料

更多資訊 編號, 公路名稱 ...

縣城主要幹道

更多資訊 方向, 雙向六車道 ...

長途客運

縣內公交

  • 安福公交系統目前有四條線路。運營車輛主要是中型巴士,運營線路如下:
    • 1路公交車:火車站-蒙崗嶺-金岸廣場-汽車站-橫龍鎮-坳上林場,火車站至橫龍鎮1元,至坳上2元。無人售票。
    • 2路公交車:安福三中-汽車站-蒙崗嶺-楓田,無人售票。
    • 3路公交車:安福二中-安福廣場-大光山,無人售票。
    • 5路公交車:安福中學-工業園
    • 縣城主要幹道設有公交站,但幾乎全為招手即停。
  • 縣城城西汽車站有班車開往嚴田鎮洋溪鎮山莊鄉-大佈、章莊鄉滸坑鎮泰山鄉寮塘鄉小江邊甘洛鄉洲湖鎮金田鄉洋門鄉彭坊鄉山莊鄉赤谷鄉楓田鎮竹江鄉
  • 竹洋公路和各鄉鎮有班車開往各鄉村。

計程車

  • 安福縣城有兩家的士公司運營計程車,車身為綠色或紅色。上車3元。其後每公里1.9元。
  • 除此之外還有人力三輪車黃包車)運營。上車3元,具體收費需要與車夫自議。

鐵路

輪渡

安福縣境內河流眾多,絕大部分村鎮是依水而建,渡船是河道兩岸居民溝通的主要方式,因此渡口眾多。近年來,由於橋梁增多,短途班車班次增加,多數渡口的客流量都逐漸減少。特別是2009年完工的寮塘鄉小江邊大橋,結束了這一地區百年以上的輪渡歷史。

外圍交通

安福距長沙黃花機場南昌昌北機場均三小時車程,距井岡山機場兩小時車程,距建設中的宜春明月山機場一小時車程。

教育事業

高級中學

安福縣目前有三所高中,全部位於縣城平都鎮內。

  • 安福中學 江西省重點中學
  • 安福二中 吉安市重點中學
  • 安福三中 原名唐彩高級中學

初級中學

目前縣城有兩所初中

  • 城關中學 位於平都鎮荷葉湖路
  • 華泰實驗學校 位於城北

友好縣區

江西省安福縣和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在2007年5月19日結為友好縣區[8]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