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昭君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昭君墓,又稱青冢,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南郊大黑河南岸,是王昭君的墓葬。蒙古語稱「特木爾烏爾虎」,意為「鐵壘」[1];相傳秋季附近草木皆枯黃,唯昭君墓草色青翠,故又稱「青冢」[2][3]。

除呼和浩特的昭君墓外,根據地方文獻及民間傳說,在內蒙古、山西、山東、河北等地另有十餘處昭君墓。呼和浩特的昭君墓真偽雖無定論,但因其記載最早、歷代文人墨客多有吟詠之作,故最具影響力。[4]
記載及歷史沿革
提及昭君墓方位最早的文獻為唐代杜佑《通典》,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進一步說明了「青冢」的得名原因,此後關於昭君墓的記載多見於歷史地理著作、地方志及文人遊記等。[4][5]
昭君墓在20世紀60年代之後曾多次修繕,並建立了昭君博物院[6]。昭君墓於1964年公布為第一批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7],2006年5月25日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
形制
昭君墓坐北向南,墓前為神道,神道南端是昭君博物院主體建築。神道長約400米、寬6米,兩側有6對石像生。神道外側建有4座建築,東側為數字5D影院、昭君故里紀念館,西側為中國古代和親文化館、單于大帳。[9]
昭君墓現存墓體為人工夯築的覆斗形土丘,高33米,底面積約1.3萬平方米[10]。墓前設有石砌台階,至墓體三分之二處為一平台,設兩座六角攢尖涼亭,涼亭兩側各有小路直達墓頂,墓頂建一座琉璃瓦攢尖頂涼亭。[6][9]墓體正面東西兩側立有清末、民國的8通石碑,墓體外圍防護牆上則鑲嵌37塊現代詩文碑刻[9]。
歷代詩作中的昭君墓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