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瑪麗亞·扎哈羅娃
俄羅斯外交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瑪麗亞·弗拉迪米羅芙娜·扎哈羅娃(俄語:Мария Владимировна Захарова,羅馬化:Maria Vladimirovna Zakharova[2];1975年12月24日—),俄羅斯政治人物,自2015年8月起擔任俄羅斯外交部新聞出版司司長,兼外交部發言人[3]。
Remove ads
經歷
扎哈羅娃出生於一個蘇聯外交官家庭。1981年,她的父親弗拉迪米爾·扎哈羅夫被安排到蘇聯駐華大使館工作,於是一家人舉家搬到了北京[4]。扎哈羅娃的母親伊琳娜是普希金博物館的一位藝術史專家[4]。父母二人也是東方學家,都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風土民情有深入的研究,並撰寫過關於十二生肖文化和節慶習俗的專著。在父母的影響下,扎哈羅娃在童年時期就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據她回憶,小時候父母經常帶她參觀北京的博物館、看展覽、游公園。她最喜歡和母親去的地方是北海公園和後海的宋慶齡故居[5]。
1991年底蘇聯解體後,她們一家人於1993年搬回了俄羅斯。扎哈羅娃在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就讀時,原計劃畢業後進入外交部從事亞洲、尤其是中國方向的工作,為此在大學期間做了5年準備,學習漢語,進行相關研究和參加課外活動。然而在她進入外交部工作後,外交部沒有相關的空缺崗位,因此只能重新規劃。她在2020年接受採訪時表示「未能從事中國方向的工作,對我來說是一大憾事」[6]。1998年,扎哈羅娃從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學院東方學和新聞學專業畢業,曾在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實習過一段時間[4]。由於扎哈羅娃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也接受過新聞學教育,因此於2003年至2005年,在俄羅斯聯邦外交部新聞出版司工作,但沒有放棄研究中國的興趣。2003年,她在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參加了以中國文化為選題的副博士論文答辯[7],題目為:《中國人如何過農曆新年》[8]。
2005年至2008年,她在美國紐約市任俄聯邦駐聯合國常設代表處新聞秘書。2008年到2011年,繼續外交部新聞出版司工作。2011年至2015年8月10日,她是司長亞歷山大·盧卡舍維奇的副手。工作內容包括安排外交部的記者會,協助發言人撰寫新聞稿等[9]。2015年8月10日,扎哈羅娃被任命為外交部新聞出版司司長[10],兼外交部發言人。這是俄外交部史上首次由女性擔任這一職務[11]。

Remove ads
個性與愛好
扎哈羅娃不僅是眾多脫口秀節目的常客,而且經常在社交網站上表明俄羅斯的立場與態度,因而被稱為普丁政府對外「喉舌」[8]。她也是被媒體援引次數最多的俄羅斯外交官之一[12]。
扎哈羅娃還是多才多藝的能人。2016年5月19日,在索契東協峰會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扎哈羅娃腳踩高跟鞋,在俄羅斯民歌卡林卡的旋律下表演了一段舞蹈[13]。在2017年6月22日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開幕式上,女歌手納爾吉茲·扎基羅娃歌唱的《記憶永在》歌詞作者就是扎哈羅娃[14],這是她獻給在敘利亞陣亡的俄羅斯軍人的。6月29日的電影節閉幕式上,亞歷山大·科甘演唱的歌曲《我尋找你》,詞曲也出自扎哈羅娃之手[8]。
言論與爭議
2019年1月,扎哈羅娃與前副總理、經濟學家、著有「私有化之父」之稱的丘拜斯就俄羅斯貧困問題展開了一場口水戰,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15][16]。
2019年,扎哈羅娃譴責了日本教科書歪曲歷史[17],以及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奧運火炬傳遞路線圖上將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標註為日方領土等行為[18],讓俄日關係再起波瀾。
2019年6月,扎哈羅娃在新聞發布會上對法國舉行的諾曼第登陸75周年紀念活動作出評論。她提醒英美各國不要過度誇大諾曼第登陸在二戰中的作用。她認為,當年在盟軍中,有人希望等到德國在蘇聯東線戰場中遭受了重創之後,再採取行動,以減少西線的損失。她說:「諾曼第登陸對二戰並沒有決定性影響,蘇聯紅軍的勝利,特別是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庫斯克會戰已經決定了二戰的走向。」[19]
制裁
2022年2月下旬,在俄羅斯宣佈承認頓內茨克人民共和國及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之後,她作為「破壞烏克蘭領土完整、主權和獨立」的人受到歐盟制裁。[20][21][22]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她於3月被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列入制裁名單。[23][24][25]6月,她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26]10月,她被烏克蘭國家安全局通緝,罪名是侵犯烏克蘭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性。
榮譽

個人生活
2005年11月7日,扎哈羅娃與俄羅斯企業家安德烈·米哈伊洛維奇·馬卡羅夫在俄羅斯駐紐約市總領事館結婚[28]。他們的女兒在2010年8月出生[29][30]。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