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葉下珠

叶下珠科叶下珠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叶下珠
Remove ads

葉下珠學名Phyllanthus urinaria),又名陰陽草假油樹(本草綱目拾遺)、珍珠草(廣西)、珠仔草(台灣)、蓖萁草(湖北)、小蜜柑草班珠草,是葉下珠科葉下珠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日本關東地方以西各地、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國(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阿拉巴馬州、南卡羅來納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南美洲以及中國大陸河北山西陝西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地區,生長於海拔500米至1,1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曠野平地、旱田、山地路旁或林緣。[1]

快速預覽 葉下珠, 科學分類 ...
Remove ads

特徵

株高0.3-0.6米,小葉互生,二列,形似複葉,長橢圓形,先端寬,基部較窄,圓形,長0.5—1.5厘米,寬0.2—0.5厘米,背面灰白色,兩面無毛,近無柄,小托葉披針形。觸碰時,葉會合攏,類似含羞草;葉片晝開夜合。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為白色,略帶綠色,無柄,生於葉腋處,2-3枚,萼片6枚,雄蕊3枚;雌花單生於葉腋,雌蕊1枚,子房上位;蒴果生於葉腋處。蒴果無柄,著生於葉下二列,球形,光滑,直徑1-2毫米,未熟時紅中帶綠,果熟時紅色,表面具小突刺,有殘留的花柱和萼片,開裂後仍具軸柱,呈珠狀排成一列,因此得名葉下珠;種子橙黃色,長1.2毫米。花期4—8月,果期7—11月。[2]

葉下珠在某些地區被視為強勁的野草,因為其種子多,而且對蔭蔽耐受力很強,根系也很發達。葉下珠常在初夏繁殖,一年生,喜溫暖土壤,發芽期從初夏至初秋。

中藥

葉下珠在中藥中稱為珍珠草,性味淡、平,有息風止痙、清熱利濕的功效,能治療破傷風黃疸,可9-15克煎湯內服。[3]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