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瓦維洛夫環形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维洛夫环形山
Remove ads

瓦維洛夫環形山(Vavilov)是月球背面赤道區一座年輕的大撞擊坑,從地球無法直接看到,約形成於哥白尼紀[1],其名稱取自俄羅斯蘇聯著名遺傳學植物學地理學科學家,蘇聯科學院、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及列寧農業科學院院士尼古拉·伊萬諾維奇·瓦維洛夫(1887年-1943年)和蘇聯物理學家、蘇聯物理光學科學創始人,蘇聯科學院院士兼院長謝爾蓋·伊萬諾維奇·瓦維洛夫(1891年-1951年),1970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批准接受。

快速預覽 瓦維洛夫環形山, 坐標 ...
Thumb
月球軌道器5號拍攝的斜視圖

描述

該隕坑東鄰赫茨普龍環壁平原、西北靠近喬叟隕石坑、東南分別坐落著謝切諾夫環形山季米里亞澤夫環形山[2]。該隕坑的中心月面坐標0.87°S 138.77°W / -0.87; -138.77, 直徑98.2公里[3],深度2.85公里[4]

瓦維洛夫環形山是一座範圍清晰的地貌特徵,只經受了最低限度的後續撞擊侵蝕,外側邊緣大致呈圓形,東南側有一對略微向外的突角;內壁尤其在東南側顯示有台地結構。坑壁平均高出周邊地形1470米[4],坑內容積9500公里3[4]。坑內地表相對平整,中心點偏西有一座山脊,其礦物成份由輝長蘇長岩、橄長岩及斜長石含量為85-90%(GNTA1)和80-85%(GNTA2)的斜長岩、發光輝長岩(AGN)斜長岩及鈣長石組成[1];東南部還有一些低矮的丘陵。

它是一座相對年輕的撞擊坑,仍殘存有微弱的射線紋,從坑壁外側坡約三分之一直徑處開始,向各個方向延伸數倍於隕坑自身直徑的距離。

Remove ads

衛星隕石坑

按慣例,最靠近瓦維洛夫環形山的衛星坑在月圖上以字母標註在該坑中心點的旁邊。

Thumb
LAC-88 月圖
更多資訊 瓦維洛夫, 緯度 ...
  • 衛星坑"瓦維洛夫 D"約形成於酒海紀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