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月球軌道器5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月球軌道器5號是系列月球探測器中的最後一艘,主要用於為阿波羅和勘測者計劃拍攝更進一步的著陸點照片以及月球背面未拍攝區域的圖像。它裝備了收集月表地貌、磁場、輻射強度及微流星體撞擊數據的設備,並被用作載人航天網跟蹤節點和阿波羅軌道測定計劃。該探測器被發射到地月軌道上並於1967年8月5日轉入環兩極的橢圓形月球軌道,其近月點194.5公里、遠月點6023公里(120.9英里×3742.5英里),傾角85度,繞月周期8.5小時/圈。8月7日近月點降至100公里(62英里),並在8月9日軌道調整為99公里×1499公里(62英里×931英里),繞月一周時間縮短至3小時11分鐘。
月球軌道器5號從1967年8月6日起一直到1976年8月27日,總計獲取了解析度2米以下(6.7英尺)的633幀高清晰度和211幀中等清晰度照片。五艘月球軌道器累計拍攝的照片覆蓋了99%的月球表面。整個任務所有其他實驗也都獲得了準確的數據。該探測器持續運行止1968年1月31日墜毀在月面坐標南緯2.79°西經83°處。
月球攝影研究: | 評估阿波羅和勘測者探測器著陸點 |
流星體探測器: | 偵測月球環境中的微流星體 |
碘化銫探測器: | 臨近月球的輻射環境 |
月面測量 : | 月球的引力場與物理屬性 |

拍攝的月球正面目標特徵包括:培特威物斯環形山、許癸努斯環形山、梅西耶隕石坑、第谷環形山、哥白尼環形山、伽桑狄環形山、維泰洛隕石坑、格羅特胡森·伽瑪山、普林茨隕石坑、阿里斯塔克斯隕石坑、施勒特爾月谷、馬利厄斯丘陵、亞平寧山脈、柏拉圖月溪、浪灣、依巴谷環形山、蘇爾皮基烏斯·蓋路斯月溪、卡利普斯月溪、肯索里努斯隕石坑、狄奧尼修斯隕石坑以及未來的阿波羅11號登陸點。
Remove ads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