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甜到翻
爱莉安娜·格兰德专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甜到翻》[6](英語:Sweetener)是美國歌手亞莉安娜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由聯眾唱片發行於2018年8月17日。[7]本專輯為她的2016年第三張錄音室專輯《危險尤物》的續作,本作有菲瑞·威廉斯,妮姬·米娜和蜜西·艾莉特助陣獻聲。
專輯憑藉開周二十三萬一千個專輯等價單位空降美國《告示牌》200榜榜首,是亞莉安娜在美國第三張奪冠的專輯並且是她職業生涯中開周最佳成績的作品,同樣登頂在全球一些專輯排行榜,包括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愛爾蘭、義大利、紐西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國,並獲得英國的金牌銷量認證。
專輯催生出三首進入美國排行榜前二十的單曲。首發主打單曲《淚已流乾》與音樂錄影帶於2018年4月20日推出,空降《告示牌》Hot 100榜第三位。專輯於2018年6月20日開始預購,同日妮姬·米娜助陣的宣傳單曲《曙光來臨》推出。第二首主打單曲《上帝是女人》於2018年7月13日推出,最高排行榜第八位。第三首主打單曲《呼吸》空降第二十二名,最高第十三位。
2019年2月10日,在第61屆葛萊美獎中,《甜到翻》獲得了「最佳流行演唱專輯」,讓亞莉安娜獲得首座葛萊美。
Remove ads
背景和錄製
2016年11月13日,亞莉安娜在Snapchat上表示她已經完成了她第四張專輯。後來她又解釋道「我不是專輯完成的意思,我沒著落,只是恰巧有一堆我超級喜歡的歌。我一直沒有鬆懈並且靈感不斷。」[8][9]2017年12月,她確認她還在製作專輯。[10]
亞莉安娜的經紀人史考特·布勞恩告訴雜誌《綜藝》專輯中擁有更加成熟的歌聲:「現在(亞莉安娜)是唱出定義她的歌曲的時候了...... 惠特妮,瑪麗亞,愛黛兒 - 一開口人們就知道是她們的歌。亞莉安娜擁有著強大的歌喉;她的歌曲橫行天下的時候到了。」[11]菲瑞·威廉斯對《洛杉磯時報》表示:「該說的(亞莉安娜)都在專輯中都說了,這是個漂亮的新起步。」[12]之後確認專輯有與製作人Max Martin和薩萬·科特查合作。[13]2017年12月28日,亞莉安娜分享了幾張當年她在錄音室的照片。[14]一周後,亞莉安娜在她的Instagram上分享了專輯的歌曲片段,後來證實是《美好将至》。[15]
2018年4月16日,據報導因為與巨星·馬龍4月27日發行的專輯衝突,因此首發單曲可能會將延至2018年4月20日發行。[16]2018年4月17日,亞莉安娜宣布首發主打單曲《淚已流乾》於2018年4月20日發行。[17]
在節目《今晚秀》上,亞莉安娜宣布專輯名為《甜到翻》。她解釋道專輯名的含義「這像是為某種處境或是某人生活帶來光芒,或是點亮你的生活的某個人,或是甜上加甜。」[18]薩姆·蘭斯基在2018年5月雜誌《時代》上發表的封面文章中指出,專輯是亞莉安娜第一次「創作引領」[19]2018年5月下旬,她宣布專輯將收錄十五首曲目並且有三首與菲瑞·威廉斯,妮姬·米娜和蜜西·艾莉特合作。[20]
2018年6月初,亞莉安娜在Wango Tango上宣布專輯將於6月20日預售開啟,歌曲《曙光來臨》也會隨之推出。[21]第二首主打單曲《上帝是女人》最初定在2018年7月20日發行,[22]然而後來更改提前一星期於7月13日發布。[23]在專輯發行之前,雜誌《大西洋》的斯賓塞·科恩伯評價專輯中的前三首單曲「引起了反抗感和對消逝的畏懼......(一種)偽唯靈論和深藏不露的創新。......格蘭德的音樂和影片散發出(令人陶醉,無畏的信心)。」[24]
Remove ads
音樂和作曲
「這張絕對更個人情意。你們造的,我覺得《危險尤物》是《我的所有》的成熟版,並且這張也是《真情歌》的成熟版。」
— 亞莉安娜在專輯中說道[25]
《甜到翻》主要收錄了流行、節奏藍調和陷阱流派歌曲,其中節奏和製作中存在浩室、放克、新靈魂和嘻哈元素。[3][4][26]專輯中的和聲歌手和旋律各有不同,收錄了幾首uptempo歌曲和多數節奏不同的傷情芭樂。[27]專輯探索了多種其他音樂流派,包括熱帶浩室、電子舞曲、合成器流行和受極簡抽象的都市節奏。[28]來自Allmusic的史蒂芬·托馬斯·厄勒溫表示,專輯「加深了2016年專輯《危險尤物》中對節奏藍調的意向。」[27]在接受Zach Sang的採訪中愛莉說到:「聽著,我最喜歡的是當中設下的音樂概念,就是用我甜美的低音唱出所有的一切。」[29]
Remove ads
製作和作詞
專輯的開場是一段38秒的阿卡貝拉《淚滴(天使哭泣)》,[30]原唱是四季合唱團,由鮑勃·高迪奧創作。歌曲完全展現了亞莉安娜的歌唱功底。[31]《閃耀》是一首受放克影響的快節奏歌曲。[32]菲瑞·威廉斯參與助陣演唱和背景和聲歌手,同樣為歌曲製作。[33]歌名首次在Twitter上由愛莉證實。[34]歌詞講的是「愛一個人並在一起」。《曙光來臨》融合了嘻哈和節奏藍調元素。[35]亞莉安娜在快速的鼓點和合成器聲營造出「騷動的節奏」下重複唱著「The light is coming / to give back everything the darkness stole」。[36][37]歌曲選錄了2009年發生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次市政會議上一名男子對前參議員阿倫·斯佩克特喊叫的有線電視新聞網檔案短片(「You wouldn't let anybody speak for this and instead!」)。[38][39]以色列·達拉莫拉描述歌曲是首「glitchy,thumping」的舞曲,其中小段突出了亞莉安娜的「童謠式旋律」[40]《美夢》是一首平滑嘟·喔普節奏打底的節奏藍調歌曲。[3]歌名取自「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在其間會發生難忘和生動的夢境。[41]愛莉在節目《今夜秀》中接受吉米·法倫的採訪里承認《美夢》是她最喜歡的歌曲。[42]後來她在Twitter上證實《美夢》是改編自碧昂絲的樣本《Wake Up》,是同名專輯中的棄曲。[43]
《上帝是女人》的歌詞是關於女性性權力[44]和靈性。[45]雜誌《時代》描述歌曲是「一首聖歌般,迷人的燃曲。」[46]一首陷阱-流行歌曲,[47]《上帝是女人》也受到雷鬼的影響,[48][49]並以E♭小調演唱,速度為每分鐘72至76拍。[50]同名歌曲《甜到翻》是亞莉安娜為專輯錄製的第一首歌曲,像《美夢》一樣伴奏中有法瑞爾的聲音填充著。作為一首陷阱啟發的歌曲,[27]副歌中有象徵賦權[51]的歌詞「When life deals us cards / Make everything taste like it is salt / Then you come through like the sweetener you are.」[52]《圓滿》是一首啟發自九十年代音樂的新靈魂歌曲,具有福音和陷阱的元素。[27]歌詞講的是「女孩們對自己個人的圓滿感到滿意。」[53]《無時無刻》是一首「陷阱流行」歌曲,包含了流行饒舌的副歌。[26]《呼吸》是一首受合成器流行影響的流行舞曲,[51][54]由作曲家彼得·斯文森創作。[55]報紙《獨立報》稱歌曲是「感情強烈的亮點」並且這是一個「精神狀況愈加愈好,單純的流行節拍。」[56]歌詞講的是亞莉安娜對焦慮努力克服。[57]
《淚已流乾》是一首帶有英式車庫節奏的迪斯可流行舞曲,[58][59][3]並且是專輯的首張主打單曲。[60]歌詞是關於2017年曼徹斯特競技場爆炸事件。[61]美國饒舌歌手蜜西·艾莉特助陣獻聲的《界線》是一首九十年代當代節奏藍調歌曲。[27]是亞莉安娜在專輯中的最喜歡的之一。[62]《更好》是一首講述一種毒性關係的強力情歌。[63]《道聲晚安》是一首受熱帶 低沉浩室影響的電子舞曲。[3][27]選錄了伊莫珍·希普自寫自唱的歌曲《Goodnight and Go》。[64][65]伊莫珍在雜誌《告示牌》的採訪中講道「感覺就像是個禮物」,她接著說道:「當一個有名的人拾起一首已經過時的歌曲並賦予它第二次生命時,就是一個真正的禮物。我認為她做了一個可愛的版本。」[66]《皮特·戴維森》是專輯裡的插曲,製作上擁有陷阱和嘻哈風格。歌詞講的是她當時的未婚夫皮特·戴維森。[27][67][68]《美好将至》是一首擁有輕鬆的節奏藍調節奏的靈魂芭樂。[3]結尾的40秒無聲是為了紀念曼徹斯特競技場爆炸事件中的二十二名受害者。[69][70]
Remove ads
宣傳
亞莉安娜在2017年12月31日分享了一段取自專輯的歌曲片段,便消失在所有社群媒體。[15]2018年4月17日,亞莉安娜在社群媒體上預告專輯的首發主打單曲《淚已流乾》於2018年4月20日與音樂錄影帶一併釋出。以DJ凱戈的嘉賓在Coachella音樂節上首次演唱歌曲。亞莉安娜於2018年5月1日的節目《今晚秀》上演唱了《淚已流乾》之後,透露出專輯名和幾條歌名。[71]同樣於2018年5月20日的2018年告示牌音樂獎開場上演唱歌曲。[72] 2018年6月2日,亞莉安娜在加州Wango Tango上演唱了歌曲《淚已流乾》和片段《曙光來臨》。[73]2018年8月8日,她宣布展開與美國運通在美國合作定期三天名為The Sweetener Sessions的宣傳音樂會。[74]
亞莉安娜還公布了宣傳《甜到翻》及《謝謝, 下一位》的世界巡演,名為Sweetener World Tour的巡迴演出計劃於2019年3月18日啟動。[75]
Remove ads
主打單曲
專輯的首發主打單曲《淚已流乾》於2018年4月20日與其音樂錄影帶一併推出。[17]歌曲空降《告示牌》Hot 100榜第三位,是她第九張Hot 100前十並是第六張空降Hot 100前十的單曲,與Lady Gaga與蕾哈娜並列為最多前十首單藝人。[76]亞莉安娜便成為了在Hot 100榜六十年歷史中第一位擁有前四張專輯首發主打單曲空降前十的歌手。[77]總而言之,歌曲同樣於2018年7月奪冠Mainstream Top 40榜榜首 ,奪冠九個其他國家的排行榜,前十其他二十個國家地排行榜。
第二支主打單曲《上帝是女人》於2018年7月13日發行,半天后音樂錄影帶播出。[22][23]單曲空降Hot 100榜第十一位 ,便是亞莉安娜第十首該榜前十的歌曲,亞莉安娜便成為10年代中擁有最多前十單曲的第十二位藝人和第七位女藝人。[78][79]同時是專輯中第二首奪冠Mainstream Top 40電台榜的歌曲。
第三支主打單曲《呼吸》於2018年9月18日被派送至美國當代流行電台。[80]歌曲空降Hot 100榜第二十二位,之後最高第十三位。
Remove ads
妮姬·米娜助陣演唱的宣傳單曲《曙光來臨》於2018年6月20日發行,同時專輯開始接受預購。[21]歌曲空降Hot 100榜第九十五位,在專輯發行後最高第八十九位。
樂評要點
以Metacritic上的100分評級標準,結合二十條點評,專輯的平均評分為81分,為「普遍讚賞」。[82]
報紙《紐約時報》的記者喬恩·帕雷萊斯 寫道,亞莉安娜的歌聲「可以如絲般,喘息般或是尖銳般,突然來段長段melismas或是簡短的節奏藍調樂句;總是柔軟的和空靈的,從來沒掐脖子。......亞莉安娜女士取勝了過去或現在的任何戰鬥。她的沉著是她的勝利。」[87]雜誌《滾石》的布列塔尼·斯潘諾斯把專輯稱作「是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有凝聚力的一攬子……(製作人的方法讓)亞莉安娜在陷阱樂句下輕鬆的找到除了她對百老匯歌劇的其他天賦」;綜述「專輯充滿情感的情歌和其他人的痛苦心情」。布列塔尼得出結論,這是亞莉安娜的「最佳專輯」,也是迄今為止2018年最強勁的流行專輯之一。[26]報媒《獨立報》的凱特·所羅門點評歌曲「往往是出乎意料的,有時是一種好的方式,這是一位不斷變化的藝人的專輯 - 試圖向前邁進同時不願完全捨棄舊理念」[84]
雜誌《新音樂快遞》的道格拉斯·格林伍德認為專輯是「(一張)充滿自信,傑出,有時出其不意的熱曲集合,證明她並不羞於實驗」他還認為,「有一些關於《甜到翻》的歌曲,你很樂意供在架子上。」[51]同樣報媒《衛報》的亞歷克西斯·彼得里奇說道「她與菲董的合作確實突破了界限。但他們讓專輯的其餘部分有點妥協主流的感覺。」他認為專輯「不平衡」,試圖平衡亞莉安娜稱之為「奇怪」的歌曲。亞歷克西斯認為「還有可以使用更多的流行音樂作為《甜到翻》的亮點。」[67]
報媒《每日電訊報》的尼爾·麥考密克認為」歌曲的質量很高,儘管有些時候他們可能會努力證明青少年女王現在都長大了」並且說道,「走現代,品牌,爆火流行專輯的路線,《甜到翻》是個令人愉快的甜點。然而,他認為助陣的饒舌歌手妮姬·米娜和蜜西·艾莉特「聽起來像是用陳詞濫調來打發人。」[4]
Remove ads
榮譽
Remove ads
市場反響
《甜到翻》憑藉二十三萬一千個專輯等價單位的成績空降美國《告示牌》200榜榜首,其中純專輯銷量為127,000,成了愛莉第三張奪冠美國200榜的專輯,也是她發行開周內成績最佳的專輯,也是擁有最多點播量的女藝人非嘻哈專輯,在開周周專輯的歌曲點播總共達到了1.267億次。[100]愛莉的十首歌曲(《百萬名床》和九支《甜到翻》曲目)同時登上9月1日的美國《告示牌》Hot 100榜,亞莉安娜因此成為繼泰勒絲、碧昂絲和卡迪B後第四位同時上榜歌曲最多的個人女藝人。[101]因此亞莉安娜在開周也奪冠Artist 100榜。[102]專輯在第二周因七萬五千個專輯等價單位降至第四位,[103]第三周因五萬六千個專輯等價單位下降一位。[104]
在英國,專輯以四萬五千個專輯等價單位的成績奪冠英國專輯排行榜,[105]是愛莉第二張在英國奪冠的專輯,也是迄今為止銷售最快的專輯。[106]專輯發行後,兩支曲目衝進了英國專輯排行榜,《呼吸》空降第八位,《甜到翻》空降第二十二位,其中《上帝是女人》上升至第六位。[107]
在澳大利亞,專輯是愛莉第三張衝進澳大利亞唱片業協會專輯榜的專輯,[108]在同一周內,所有15首曲目都登上在澳大利亞唱片業協會單曲榜上。[109]
曲目列表
注釋
Remove ads
製作人員
資料來自專輯內頁。[115]
演唱
- 亞莉安娜 – 主唱
- 菲瑞·威廉斯 – 助陣演唱(2),伴唱(4,6)
- 妮姬·米娜 – 助陣演唱(3)
- 蜜西·艾莉特 – 助陣演唱(11)
- 瑞克·戈蘭森 – 吉他(5)
- 彼得·李·詹森 – 弦樂(12,14)
- Max Martin – 電貝司(8,10),鼓樂(8,10),電子琴(8-10)(10)
- 伊利亞·薩爾曼扎德 – 伴唱(5,9),鼓樂(5,8-10),吉他(5,9),電子琴(5,8-10),電貝司(8-9),打擊樂器(10)
製作
- 查爾斯·安德森 – 製作(13-14)
- 布萊恩·馬利克·巴蒂斯特 – 製作(12)
- 科里·比斯 – 錄音工程協助(1,8-10)
- 史考特·布勞恩 – 執行製作
- 湯米·布朗 – 製作(12-14)
- 安德魯·科爾曼 – 錄音(2,4,6-7,11),數字編輯(2,4,6-7,11),編曲(2,4,6-7,11)
- 克里斯·克勞福德 – 錄音協助(3)
- 托馬斯·庫利森 – 錄音協助(2,6-7,11,15)
- 奧布里·德萊恩 – 歌聲錄音(3)
- 雅各布·丹尼斯 – 錄音工程協助(3,6)
- 史考特·德馬雷 – 混音協助(3)
- 科爾特·埃利斯 – 錄音(11)
- 蜜西·艾莉特 – 錄音(11)
- 伊恩·芬德利 – 錄音協助(6)
- 羅賓·弗洛朗 – 混音協助(3)
- 麥可·福斯特 – 製作(13)
- 克里斯·加蘭 – 混音協助(3)
- 塞班·根亞 – 混音(5,8-14)
- 亞莉安娜 – 執行製作
- 哈特·岡瑟 – 錄音協助(7)
- 約翰·哈內斯 – 混音協助(5,8-14)
- Hit-Boy – 製作(12)
- 薩姆·霍蘭 – 錄音(1,8-10)
- 克里斯·汗 – 錄音協助(6)
- 大衛·金 – 錄音協助(6)
- 邁克·拉爾森 – 錄音(2-4,6-7,11,15),數字編輯(2-4,6-7,11,15),編曲(2-4,6-7,11,15),附加編制(3-4)
- 吉列爾莫·勒費爾德 – 錄音協助(4)
- 傑瑞米·勒托拉 – 錄音工程師協助(1,8-10)
- 曼尼·馬羅金 – 混音(3)
- Max Martin – 製作(1,8,10),編制(8,10)
- 蘭迪·麥瑞爾 – 母帶
- 布蘭登·莫拉夫斯基 – 錄音工程師協助(3)
- 曼尼·帕克 – 錄音協助(3)
- 諾亞·帕索沃伊 – 錄音(9)
- 拉蒙·里瓦斯 – 錄音工程師協助(3)
- 伊利亞·薩勒曼扎德 – 製作(1,5,8-10),混音(1),編制(5,8-10)
- 本·塞達諾 – 錄音協助(2-3,6,11)
- 喬恩·謝爾 – 錄音協助(4)
- 菲爾·譚 – 混音(2,4,6-7,11,15)
- 菲瑞·威廉斯 – 製作(2-4,6-7,11,15)
- 比爾·齊瑪曼 – 附加工程(2,4,6-7,11,15)
設計和管理
- 麥可·亞歷山大 – 國際市場
- 傑基·奧古斯都 – 數字市場
- 雷切爾·比斯迪 – 國際市場
- 斯庫特·布勞恩 – 管理
- 唐娜·克倫 – 市場
- 溫迪·戈爾茨坦 – 藝人與製作部
- 提姆·來傑森 – 數字市場
- 肯尼斯·賈維斯三世 – 藝人與製作部協調
- 艾莉森·凱 – 管理
- 史考特·馬庫斯 – 管理
- 戴夫·邁爾斯 – 攝影
- 亞倫羅·森伯格 – 法律代表
- 傑西卡·塞文 – 藝術指導,設計
- 布賴恩·撒尼克 – 國際市場
Remove ads
排行榜
銷量認證
發行歷史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