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甲基橙
指示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 IUPACName = Sodium 4-[(4-dimethylamino)phenylazo]benzenesulfonate | OtherNames = |Section1=! style="background:#D6E0DC; text-align:center;" colspan="2" | 識別 |-
苯磺酸鈉
| CAS號
|547-58-0
|-
| PubChem
| 23673835
|-
| ChemSpider
| 16736152
|-
| SMILES
|
- [Na+].CN(C)c2ccc(/N=N/c1ccc(cc1)S([O-])(=O)=O)cc2
|- | InChI
|
- 1/C14H15N3O3S.Na/c1-17(2)13-7-3-11(4-8-13)15-16-12-5-9-14(10-6-12)21(18,19)20;/h3-10H,1-2H3,(H,18,19,20);/q;+1/p-1
|- | InChIKey | STZCRXQWRGQSJD-REWHXWOFAG |-
| UN編號 | 3143 |- |Section2=! style="background:#D6E0DC; text-align:center;" colspan="2" | 性質 |- | 化學式 | C14H14N3NaO3S |- | 摩爾質量 | 327.33 g·mol−1 |-
| 外觀 | 橙色或黃色固體[1] |-
| 密度 | 1.28 g/cm3 |-
| 熔點 | >300 °C(無準確定義) |- | 沸點 | 分解[1] |-
|Section3=! style="background:#D6E0DC; text-align:center;" colspan="2" | 危險性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 center;" |GHS危險性符號
|-
| GHS提示詞
| Danger
|-
| H-術語
| H301
|-
| P-術語
| P308, P310
|-
| 主要危害
| 有毒 (T)
|-
| NFPA 704
|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left; background-color:#f1f1f1;" | 致死量或濃度: |-
|- class=skin-invert style="background:#f1f1f1;"
| style="padding-left:1em;" |
LD50(中位劑量)
| 60 mg/kg(大鼠,口服)
|-
|- }} 甲基橙(英語:Methyl orange)是一種常用的酸鹼指示劑,因為其在不同pH值下的顏色變化清晰明顯:在25°C時,甲基橙在pH小於3.1的介質中呈紅色,在pH大於4.4的介質中呈黃色。其通常用於酸鹼中和滴定。
Remove ads
指示劑顏色
在酸度降低的溶液中,甲基橙從紅色變為橙色,最後變為黃色,而酸度增加的溶液中則相反。
甲基橙(酸鹼指示劑) | ||
低於pH 3.1 時 | 高於pH 4.4 時 | |
3.1 | ⇌ | 4.4 |
甲基橙在25 °C(77 °F)的水中的pKa為3.47。[3]
其他指示劑
甲基橙-二甲苯藍(酸鹼指示劑) | ||
低於pH 3.2 時 | 高於pH 4.2 時 | |
3.2 | ⇌ | 4.2 |
由甲基橙和二甲苯藍的溶液組成的指示劑,隨著溶液鹼性增強,顏色從灰紫色變為綠色。
安全性
甲基橙有突變性。[2]當甲基橙受到氧化應激時,連接芳香環的雙鍵氮原子之一會發生自由基化,並可進一步分解成活性氧或苯胺,這些物質具有致癌性並可使DNA突變。[4]許多細菌和酶也會導致這種分解。
合成
甲基橙是一種偶氮苯衍生物,可以由N,N-二甲基苯胺和對氨基苯磺酸形成重氮鹽,然後通過二甲基苯胺的親核攻擊和重新芳構化形成。[5]
光譜
甲基橙在紫外/可見光光譜上的吸收在350-550 nm之間,其峰值在464 nm。這是在綠紫色可見光範圍內,解釋了甲基橙是橙色的原因。[6]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