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登雲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登雲橋,俗稱南門橋[1]、鎮南橋[2],是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羅陽鎮南外村的一座單墩兩孔伸臂梁式木廊橋,始建於明代正德年間,後多次重建[3]:359[4]。
歷史
登雲橋所在羅陽鎮是泰順縣縣城所在,因「群山峆崉,溪流縱橫環繞」,故歷史上多建橋梁。登雲橋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由泰順縣知縣劉桐倡導首建[5]。萬曆年間[3]:359,署縣通判車登雲重建,故名「登雲橋」[4]。天啟年間,泰順縣知縣塗鼎鼐重修,改名文昌橋。崇禎年間,都察院侍御史袁槐眉為此橋題寫「鎮南第一關」匾額[5]。
何時復名登雲橋,不詳。清代同治年間,登雲橋是泰順縣城地區的六座廊橋之一[1]。清代、民國時期有多次重修,但仍保持明代建築風格[3]:359[4]。
1988年,登雲橋列入第三批泰順縣文物保護單位[2]。2005年3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與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中,「16泰順廊橋清泰順縣與泰順泗溪木拱橋合併」[6]。登雲橋為其子項[3]:359。
2006年5月25日,溪東橋等十五座泰順廊橋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登雲橋等四座泰順廊橋未列入。
2020年前後,泰順縣文物部門對登雲橋的主體進行了修繕工作,進行了加固橋台駁岸、糾正扭曲梁架、更換修復破損的瓦構建和恢復廊橋整體屋面的工程,以及瓦片補換、橋屋糾偏、橋柱更換、打箍加固以及橋面龍骨和橋面板等的更換整修工作。[5]
Remove ads
建築
登雲橋全長40米,寬5.4米。橋墩高約三米,「上安二層平挑梁,直角相交,層層向兩岸伸出」[3]:359,挑梁上安十四根圓木大梁[5]。建有十二間橋屋,二十八柱,懸山頂[3]:359[4]。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