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順廊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泰順廊橋是中國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廊橋的總稱,以木拱廊橋為核心。
198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將泰順縣泗溪鄉的泗溪木拱橋列入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泗溪木拱橋即溪東橋、北澗橋。200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與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中,「16泰順廊橋清泰順縣與泰順泗溪木拱橋合併」[2][3]。2006年,溪東橋等十五座泰順廊橋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泰閩橋等仍屬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4]。
Remove ads
概要
歷史上因泰順縣「群巒疊嶂,溪流縱橫,交通不便」,當地民眾便「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形成「廊橋文化」。留存至今的古廊橋有30多座,集中分布於三魁鎮、羅陽鎮、泗溪鎮、筱村鎮。因數量眾多,形式多樣,泰順被稱作「廊橋王國」「中國廊橋之鄉」。泰順的廊橋是中國鄉土文化的實物見證,其橋粱結構與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近似[5]。泰順人幾百年來一直稱廊橋為「蜈蚣橋」。
1989年12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將泗溪木拱橋(含溪東橋、北澗橋),列入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中國攝影報》頭條刊登《浙南廊橋有遺篇》,這些橋梁再次以「廊橋」一稱進入公眾視野。2005年3月16日,浙江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時,泰順泗溪木拱橋與其它座廊橋合併,稱泰順廊橋[3]。
2006年5月25日,溪東橋等十五座泰順廊橋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泰順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含泰順廊橋在內的「閩浙木拱廊橋」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含泰順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在內的「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代表性傳承人有泰順縣的董直機師傅。2011年1月,浙江人民政府公布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將泰順廊橋中的泰閩橋、紅軍橋、嶺北水屋橋重新命名[4]。
廊屋與編木拱結構相結合,使得廊橋除基本交通功能外,還具有以下功能:為編木拱提供結構支持,遮風擋雨為木構橋梁提供保護,供人休息,提供民間神俗信仰場所,提供聚會交流和商貿交易場所等。
泰順縣內以廊橋為主題,建有泰順廊橋文化園、中國廊橋博物園,定期舉辦泰順廊橋文化旅遊節、廊橋文化研討會。泰順縣廊橋文化協會、溫州市廊橋文化學會等民間組織也相繼成立。泰順廊橋現已成為泰順縣的重要文化象徵之一。
Remove ads
廊橋列表
2006年,15座泰順廊橋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表如下:[6]
4座泰順廊橋為浙江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列表如下:
其餘14座泰順廊橋,列表如下:
以泰順《分疆錄》、現存「橋約」等史料為據,歷史上泰順存在過的廊橋,至少有列表如下:
2003年後,泰順縣內又陸續新建多座廊橋,列表如下: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