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皂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皂苷
Remove ads

皂素(英語:saponin)又稱皂苷,是一類化合物,常見於各不同植物品種中。更具體地現象學中它們具有兩親性甙組合(親水與親脂),在水溶液中搖動的時候,它們產生肥皂般的泡沫,在結構上通過具有一個或多個親水糖苷部分與一個親脂性三萜衍生物相結合。是苷元三萜螺旋甾烷類化合物的一類糖苷,主要分布於陸地維管植物中,也少量存在於海星海參等海洋生物中[1]。許多中草藥人參遠志桔梗甘草知母柴胡等的主要有效成分都含有皂素。[2][3]

Thumb
皂素化學結構 (龍葵鹼)
Thumb
人蔘皂素的化學結構皂素Rg1
Thumb
皂素化學結構 (毛地黃)
Thumb
桔梗皂素化學式
Thumb
海參素乙化學式

「皂素」一詞由英文名 Saponin 意譯而來,英文名則源於拉丁語的 Sapo,意為肥皂。

結構和分類

皂素由皂素元(一種苷元)與構成。皂素元與糖基之間通過糖苷鍵相連。一個皂素分子內可以含有一個或多個糖基。組成皂素的糖常見的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等。

苷元為螺旋甾烷類(C-27甾體化合物)的皂素稱為甾體皂素,主要存在於薯蕷科百合科玄參科等。分子中不含羧基,呈中性。燕麥皂素D薯蕷皂素為常見的甾體皂素。甾體皂素可根據結構分為:

  • 螺旋甾烷
  • 呋喃甾烷
  • 呋喃螺旋甾烷

苷元為三萜類的皂素稱為三萜皂素,主要存在於五加科豆科遠志科葫蘆科等,其種類比甾體皂素多,分布也更為廣泛。大部分三萜皂素呈酸性,少數呈中性。三萜皂素可根據結構分為:

皂素根據苷元連接糖鏈數目的不同,可分為單糖鏈皂素、雙糖鏈皂素及三糖鏈皂素。其中每個糖鏈又可以是單糖或者寡聚糖。在一些皂素的糖鏈上,還通過鍵連有其他基團。

皂素的化學結構中,由於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親脂性,糖鏈具有較強的親水性,使皂素成為一種表面活性劑,水溶液振搖後能產生持久性的肥皂泡沫[4]一些富含皂素的植物提取物被用於製造乳化劑洗潔劑發泡劑等。

Remove ads

理化性質

皂素的相對分子質量和極性較大,大多數為白色或乳白色的無定形粉末,僅少數為結晶,多有苦和辛辣味,其粉末對人類黏膜有強烈刺激性。可溶於水,易溶於熱水、熱甲醇、熱乙醇中,幾乎不溶或難溶於乙醚等極性小的有機溶劑。皂素在含水丁醇戊醇中的溶解度較好,故常從水溶液中用丁醇或戊醇提取皂素,使其與糖、蛋白質等親水性成分分開。皂素可被酸或水解,但水解條件較為劇烈。

顯色反應

最常用的顯色鑑定反應為 Liebermann-Burchard反應,即在試管中將少量樣品溶於乙酸酐,再沿試管壁加入濃硫酸,如兩層交界面呈紫紅色則為陽性反應。

生物活性

一些皂素對細胞膜具有破壞作用,表現出毒魚、滅螺、溶血[5]殺精細胞毒等活性。皂素能溶血是因為多數皂素能與膽固醇結合生成水不溶性的分子複合物。皂素的生物活性與其所連接的糖鏈數目和苷元的結構都有關,例如人參總皂素沒有溶血的現象,但分離後其中以人參三醇及齊墩果酸為苷元的人參皂素有顯著的溶血作用,而以人參二醇為苷元的人參皂素則有抗溶血作用。除此以外,有些皂素還具有抗腫瘤免疫調節抗炎、降膽固醇、保肝、降血糖、抗微生物心血管活性等生物活性。

例子

內文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