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眼斑雙鋸魚

雀鲷科双锯鱼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眼斑雙鋸魚
Remove ads

眼斑雙鋸魚學名Amphiprion ocellaris),又稱眼斑海葵魚,俗名為公子小丑魚公主小丑魚,為雙鋸魚屬的其中一

快速預覽 眼斑雙鋸魚,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安達曼海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南部、台灣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等海域。

深度

水深1-12公尺。

特徵

Thumb
眼斑雙鋸魚在公主海葵中。
Thumb
眼斑雙鋸魚在紫海葵叢中(攝於東帝汶

本魚體呈橢圓形,背鰭硬棘為橘黃色斑塊所分割者有5-6枚,以第四枚為最長,約為頭長的2.1-2.9倍。胸鰭、臀鰭、背鰭、尾鰭,凡是被橘黃色斑塊所分割的,都有黑緣[3],黑緣之外,還有一透明的外緣。體側有明顯可見3塊白斑,形狀不規則,約在鰓蓋外緣,身體中段及尾柄部各有一塊。硬棘10-11枚;軟條13-17枚;臀鰭硬棘2枚;軟條11-13枚。體長可達11公分。

生態

本魚主要生活在珊瑚礁潟湖,常和海葵共生,因為它的皮膚對海葵的毒液有免疫能力,故躲在海葵中,不啻是得到良好的保護。以藻類浮游生物為食。

經濟價值

主要供作一般觀賞水族之飼養與欣賞。 由於電影《海底總動員》的熱播,公子小丑魚在水族市場上大受歡迎。近年來為有效保護環境生態,維護天然資源並避免人為捕捉下造成特定種類的壓力,且由於人工大規模飼養較為簡單,因此現今水族市場上銷售主要為人工繁殖的個體。另外在人工環境下亦培育出不同花紋與顏色公子小丑。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