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獅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狮市
Remove ads

石獅市閩南語石獅市白話字Chio̍h-sai-chhī臺羅Tsio̍h-sai-tshī)是中國福建省下轄的一個縣級市,由地級市泉州代管。1987年12月,自晉江縣析置,市政府駐湖濱街道八七路。

快速預覽 石獅市, 國家 ...

石獅作為中國五大服裝跨國採購基地之一,極具經濟實力,其綜合競爭力位居福建省第五位。2021年,石獅市GDP總量達到1072.51億元(折合約166.23億美元),全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1590元(折合約9546美元)。《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中,石獅排名第15。[4]

Remove ads

地理

石獅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南部,三面臨海,地理坐標為北緯24°39′-24°49′,東經118°35′-118°48′,轄境東臨台灣海峽,北面蚶江鎮泉州灣惠安縣、泉州城區對望,南接深滬灣,西與晉江市接壤。石獅海岸線長67.7公里,島礁54個,總面積189.2平方公里,石獅地勢平坦,泉州對望,南為深滬灣,西面為晉江所圍繞。

歷史

石獅原為晉江縣所轄,1987年12月,由原晉江縣石獅鎮、永寧鎮、蚶江鎮、祥芝鄉,組成石獅市,作為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驗區。

政治

現任領導

更多資訊 機構, 中國共產黨石獅市委員會 書記 ...

著名人物

行政區劃

石獅市下轄2個街道辦事處、7個[5]

湖濱街道、​鳳里街道、​靈秀鎮、​寶蓋鎮、​蚶江鎮、​祥芝鎮、​鴻山鎮、​錦尚鎮和​永寧鎮

人口

年末戶籍人口314,945人(2009年),常住人口55.30萬人(2009年)。人口以漢族為主,此外有滿等少數民族,通用閩南語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獅市常住人口為685930人。[6]

交通

教育

石獅服裝城

石獅服裝城於2003年動工興建、總投資15億元的國際性服裝物流配送中心、亞洲最大的服裝專業市場。配套:以石獅服裝城為中心,連接鴛鴦池布料市場(全國四大布料市場之一)、塔前服裝輔料市場、洋下服裝輔料面料綜合市場及塔前服裝機械市場。

文物古蹟

文化古蹟


古墓葬

石獅市境內,已發現唐代以來古墓葬多處。

  • 吳闋墓(唐):寶蓋鎮塘頭村東北角
  • 高三弟墓(明攻倭陣亡壯士高三弟墳):蚶江鎮石湖塔東側
  • 周東泉墓(明):蚶江鎮石湖村
  • 石湖乙甲郭氏回族始祖墓(明):金釵山三寶灣側,系明代石湖乙甲郭氏始祖郭言璐及其妻蔡氏之墓
  • 郭偉墓(明):石湖乙甲
  • 郭坑郭氏祖墓(明):永寧鎮郭坑回族村西山
  • 永寧粘氏始祖墓(明):永寧鎮永寧居委會
  • 武探花陳有綱墓(明):永寧鎮崗內山土地宮後
  • 李啟一古墓:永寧鎮子英村
  • 李眷良墓(清):永寧鎮黃金海岸公路邊的一座小山上
  • 戲神墓(清):鴻山鎮伍堡村

古遺址

石獅市境內保存古遺址多處,包括衛城、鹽場、橋梁、海關及烽火台等。

  • 岑兜鹽場遺址(唐):永寧鎮子英村
  • 石湖寨城遺址(五代):蚶江的石湖寨城
  • 永寧衛城遺址(宋):永寧鎮永寧居委會
  • 玉瀾橋遺址(宋紹興八年即公元1138年建):寶蓋鎮上浦村
  • 祥芝城遺址(明):祥芝鎮
  • 鄭成功水操台遺址(明):蚶江鎮蚶江村後垵
  • 閩海局關遺址(1881年建):永寧鎮小街觀音廟邊
  • 泉勝郊行遺址

古建築

石獅境內存有諸多古代建築,包括寺觀、廟宇、民居、古塔、碼頭、牌坊、水井等。

  • 虎岫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寶蓋山東麓塔石村虎岫巖
  • 水尾塔(北宋):蚶江鎮石湖村
  • 姑嫂塔(南宋):寶蓋鎮寶蓋山巔
  • 六勝塔(南宋):蚶江鎮石湖村
  • 塘園石塔(宋):靈秀鎮塘園村北
  • 蚶江石經幢(宋):蚶江鎮蚶江村後垵
  • 圓通庵(建於後周顯德五年,即公元958年):石獅桿頭石永路旁
  • 法淨寺(又稱布金院,隋):寶蓋鎮侖後村
  • 金相院(隋):石獅靈秀山上
  • 石獅鳳里庵(隋):石獅館頂路
  • 永寧慈航廟(隋):永寧鎮永寧居委會頂亭
  • 水西宮(建於隋大業十一年,即公元615年):鳳里東村
  • 東嶽廟(始建於唐朝):蚶江石湖港東北金釵山
  • 忠仁廟(即關帝廟,宋):蚶江村後垵石經幢旁邊
  • 一線天街(宋):蚶江
  • 龍顯宮:蚶江村前垵
  • 吳王劉錡祠(建於元代元統元年,即公元1333年):祥芝鎮大堡村
  • 永寧城隍廟(建於明洪武二十年,即公元1387年):永寧鎮永寧居委會
  • 應山宮(建於明嘉靖四十四年,即公元1565年):石獅城隍廟右側
  • 石湖周氏家廟(建於明代隆慶年間,即公元1567一1572年):蚶江鎮石湖村
  • 沙堤董氏宗祠(明):永寧鎮沙堤村
  • 董酉姑故居(明):永寧鎮沙堤村
  • 再借亭碑記(明):蚶江鎮石漁村西南的「林鑾古渡」邊
  • 山海宮(明,號稱閩南第一土地廟):鴻山鎮伍堡長任山麓
  • 郭偉故居(明):石湖乙甲岸邊
  • 南北何大厝(建於公元1661年):寬仁糖房街
  • 四世一品祠(建於清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鴻山鎮東埔村
  • 斗美宮(清乾隆):祥芝村東北角鬥美澳
  • 永寧文祠(又名鰲城書院,建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永寧鎮永寧村
  • 永寧大夫第(又名林日茂古大厝,建於清嘉慶年間):永寧鎮永寧村西門外
  • 蚶江海防官署遺址(建於清嘉慶年間):蚶江鎮閩台對渡文化遺址公園內
  • 風爐厝」古大厝群(建於清道光年間):蚶江鎮錦江村
  • 施氏二宗祠世德堂(清道光年間):湖濱街道辦事處曾坑社區
  • 蚶江徹漢五王府(清道光年間):蚶江鎮後垵濱海打鐵巷
  • 重修七星橋碑記址(清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蚶江鎮蓮西村龍津寺東
  • 錦江歐陽氏宗祠:蚶江鎮蚶江村
  • 鈔坑雙龍寺:靈秀鎮鈔坑村山上
  • 厝上古厝(建於清光緒年間)
  • 原菲律賓總統家古厝(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寶蓋鎮坑東村附近
  • 大夫第:鳳里街道東村社區
  • 貽謀堂:永寧鎮子英村
  • 景勝別墅(建於民國4年,公元1915年):寶蓋鎮龍穴村謝厝尾
  • 鈔坑古厝(建於公元1920年):靈秀鎮鈔坑村
  • 六也亭(建於公元1933年):永寧鎮後杆柄村
  • 貽慶樓(建於1934年):永寧外高村
  • 寧東樓:永寧
  • 觀海樓(建於1949年):錦尚鎮東店村
  • 東西樓(1949年):靈秀鎮彭田村
  • 朝天寺(1980年):石獅市寶蓋山脊
  • 東埔靈安尊王廟
  • 前垵古渡頭(宋):蚶江鎮錦江村渡頭尾
  • 八角井(俗稱「皇帝井」,傳為宋幼主趙昺南逃建行宮時挖鑿):蚶江鎮石湖村
  • 玉泉井(宋):石獅市寶蓋山脊朝天寺內
  • 龜湖埔錦進士坊(建於明嘉靖二十四年,即公元1545年):寶蓋鎮龜湖村埔錦頂街
  • 「南邦寄重」坊(俗稱「施琅坊」、「館頂坊」,清代):石獅市區鳳里寬仁街館頂
  • 蚶江鎮綿江紀祠
  • 蚶江蕭太傅富美宮
  • 蚶江九牧傳芳祠(祭祀林披)
  • 蚶江和平旅棧
  • 蚶江延平王祠
  • 蚶江汾陽傳芳郭祠
  • 蚶江范陽傳芳祠
  • 蚶江相極傳芳祠
  • 永寧東街沈王府
  • 永寧泰山夫人媽宮
  • 永寧古城垣

古石刻

石獅地面已發現古代摩崖石刻和石雕碑刻十餘處。

  • 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記(建於清嘉慶年間)(俗稱「對渡碑」,位於蚶江鎮閩台對渡文化遺址公園內)-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金相院摩崖石刻
  • 虎岫寺摩崖石刻-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永寧海防石刻- 第十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 風獅爺

友好城市

截至2007年10月31日,石獅市已經與2個國家建立了2對國際友好城市關係[7]

更多資訊 友好城市, 結好時間 ...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