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剪刀、石頭、布在各地的口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頭剪刀布在中國各地的口令,自古以來各有不同。自從「Rock paper scissors」這西洋稱呼被某些中文翻譯家採納以來,中國各地漢語有統一使用「剪刀、石頭、布」這五個字的趨勢。然而各地原先的口令,大多少於五個字,更為簡潔。剪刀、石頭、布通常是玩某些更複雜的多人遊戲的前奏,目的是確定先後、莊家等[1]。
口令
- 「識~拳兒」[2][3],成都、重慶[4]。常訛寫為「拾~圈兒」,全句為「十大包贏魔方圈兒」[5][6](第3/4字又寫作「報應」,第5-8字又寫為「摸芳雀兒」、「模仿圈兒」),如平局,後半句是「誰是中國的波斯貓兒」[6]
- 順口溜:
- 捶呀捶冬捶:揚州[20]
- 包剪錘(搥)」 (南京[21])
- 釘槓錘 dìng gàng(gǎng) chuí (「槓」又記為「缸」)(黑龍江[22][23]、吉林省[24][25]、遼寧[26]、河南信陽[27], 山西、內蒙古、安徽等地)
- 競鋼錘(瀋陽)[28]
- 蘇北泗陽: "剪剪布包錘"[29]
- 遊戲叫"打沙鍋", 口令叫chi chi chi: 寧夏[35]
- 如平局,後半句為「二四六八十!(sɐp6)」[5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