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石隆門豬籠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石龍門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 bauensis)是小豬籠草(N. gracilis)與諾斯豬籠草(N. northiana)的自然雜交種。[1]它因產於沙勞越石龍門而得名。
Remove ads
石龍門豬籠草的形態表現為其親本的中間型。它繼承了小豬籠草喜攀爬的特徵,但其葉片和莖又相當的大型。此外,它還繼承了諾斯豬籠草捕蟲籠的形態特徵。特別是唇比小豬籠草要寬,並具有紅色的條紋。其捕蟲籠可高達15公分,為暗綠色至紫紅色。[2]
石龍門豬籠草與親本一樣,是一種低地豬籠草,存在於海拔約100米的地區。它常陸生於特有諾斯豬籠草的石灰岩基質山丘附近的沼澤地區。
石龍門豬籠草十分罕見,僅發現過少量植株,都來源於同一原生地。石龍門豬籠草是三種已知的諾斯豬籠草自然雜交種之一,另兩種為雪線豬籠草(N. × cincta)以及諾斯豬籠草與奇異豬籠草(N. mirabilis)的自然雜交種。
-
石龍門豬籠草的下位籠
-
石龍門豬籠草的上位籠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