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硫化銅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硫化銅
Remove ads

硫化銅是一種的化合物,化學式CuS,在自然界中以深藍色的靛銅礦形式存在。它是一種中等導電性的導體[4] 硫化氫氣體通入銅鹽溶液時可形成硫化銅的膠狀沉澱。[5] 目前也有研究發現硫化銅可用在催化[6] 和光電性[7] 的應用上。

快速預覽 硫化銅, 識別 ...
Remove ads

結構

硫化銅(靛銅礦)以六方晶系形式結晶,也存在一種不定型的高壓形式,[8] 是以拉曼光譜學為基礎,被描述為一種扭曲的靛銅礦形式的結構。由銅(II)乙二胺配合物硫脲在常溫下反應也可得一種不定型的半導體硫化銅,在30°C時轉化為靛銅礦結構。[9]
硫化銅的晶體結構被多次報道。[10][11][12] Wells形容此結構「特別」,[13] 它與氧化銅的晶體結構很不相同,但與硒化銅(CuSe)的結構相似。硫化銅晶胞包含6個CuS(12個原子),其中

  • 4個銅原子成四面體結構。
  • 2個銅原子成平面三角形結構。
  • 2對硫原子的距離僅207.1 pm,[12] 證明了S-S鍵(二硫鍵)的存在。
  • 剩下的兩個硫原子形成圍繞銅原子的三角形結構,並且這兩個硫原子也被5個構成五角雙錐結構的銅原子圍繞。
  • 二硫鍵中的兩個硫原子中的一個與3個四面體構型的銅原子配位。

硫化銅CuIIS(不含硫硫鍵)與晶體結構不相符合,與觀測到的抗磁性不吻合,[14] 因為Cu(II)化合物具d9排布,應為順磁性物質。[5]
使用XPS技術的研究[15][16][17][18] 表明所有的銅原子均具有+1的氧化態。這與許多課本中的八隅律相違背。[5] 通常課本認為CuS同時具有CuI和CuII,也就是(Cu+)2Cu2+(S2)2–S2–。另外一種化學式(Cu+)3(S2–)(S2)則收到了計算數據的支持。[19] 這種化學式不應被認為是含有自由離子,而是存在價「空洞」。[19][20] 對Cu(II)鹽沉澱的電子順磁共振研究也顯示出溶液中Cu(II)被還原至Cu(I)的過程的存在。[21]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部分結構的球棍模型
銅原子的三角形構型
銅原子的四面體構型
硫原子的三角雙錐構型
二硫鍵的四面體構型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