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硫葉立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硫葉立德,又名硫鎓內鹽,是葉立德的一種。其中碳帶負電荷,與其相鄰的硫帶正電荷,因此是兩性離子的一種[1]。跟其他葉立德一樣,硫葉立德在有機合成中有很多應用[2]。
硫葉立德有不同種類,如下:
它最早於1961年由William Johnson發現[4]。
合成
烷亞甲基型硫葉立德可以有二甲硫醚與碘甲烷反應成鹽,再與強鹼(如氫化鈉等)反應製備而成[5]。
反應
硫葉立德可以與醛、酮、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亞胺等含有雙鍵的有機化合物發生約翰遜–科里–柴可夫斯基反應,生成環丙烷、環氧化合物和氮雜環丙烷等三元環。反應式如下:
反應機理如下:
反應首先是硫葉立德對底物(羰基、亞胺基團等)的親核加成,然後發生分子內的親核取代反應形成三元環,鋶正離子離去,形成產物[6]。
重要性
硫葉立德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有機試劑,很多個全合成都使用了它[9][10][11][12][13]。
其中,硫葉立德的約翰遜–科里–柴可夫斯基反應提供了一條由醛、酮爲原料有效合成環氧化合物的途徑。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