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風型驅逐艦 (二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風型驅逐艦 (二代)
Remove ads

神風級驅逐艦(日語:神風型駆逐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戰間期大日本帝國海軍研製的驅逐艦,同級艦9艘。

快速預覽 神風級驅逐艦, 概況 ...
Remove ads

概要

神風級改良自1910年代末期興建之峯風級驅逐艦,設計代號F41B[19]F41C[16]、第二批次艦為F41D,為搭配八八艦隊戰艦護航而設計的大型驅逐艦。

1918年八六艦隊計畫公布時,帝國海軍預定完成11艘一等驅逐艦,其中6艘峯風級、3艘神風級[20],計畫最初提報造艦預算為每艘2,208,546元日幣[20]。1920年8月公布八八艦隊計畫時,大型驅逐艦製造量擴張到22艘,擴編軍艦造價比照神風級預算編列,同年編列2艘預算[21]。但華盛頓海軍條約終止了造艦計畫,原定八八艦隊方案由大正12年度軍備補充計劃日語大正12年度艦艇補充計画取代[22];該計劃未定案前已決定撥款增建3艘1,400噸級驅逐艦,也就是第二批次的神風級艦[23]。原定的大正12年計劃是增造24艘1,400噸級驅逐艦,在三艘第二批次神風級完成後還有21艘需建造;然而吹雪型驅逐艦出線後,計劃變更為13艘1,400噸級、7艘1,700噸級,1,400噸級在撥款興建最後1艘神風級後,改為生產由神風級改良的睦月型驅逐艦

原先考慮到八八艦隊案中驅逐艦群的數量龐大,恐怕艦名將不敷使用,決定取消艦名,改採編號命名,一等驅逐艦使用單數,二等驅逐艦使用雙數依序編號。但最後因計劃中止,全數又在1928年(昭和3年)8月1日改回固有名稱。

神風級為了適應遠洋作戰,由峯風級艦體增寬9英吋至30英呎,排水量略為增加;增加的艦寬用在改良主機上,本級艦配置的帕森式蒸汽渦輪引擎增加葉片直徑、降低葉片轉速(高壓渦輪可達每分鐘2,750轉,前代為3,000轉),艦內配置也略有調整[24]

後期建造的「追風」、「疾風」、「朝凪」、「夕凪」4艘除了在設計上做了部份修改,原本使用的英製蒸汽渦輪主機也改為日本自製的艦本式蒸汽渦輪主機日語艦本式ボイラー。其中「疾風」因為受到關東大地震影響,在同型9艘中最後完工。「疾風」也是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損失的第一艘驅逐艦。

Remove ads

同級艦

更多資訊 艦名, 造船廠 ...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