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安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安話(houk71 wo6)是閩語閩東片的一種方言,屬福寧小片,也是福寧片的代表方言。

快速預覽 福安話, 母語國家和地區 ...

福安話分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狹義的福安話專指福安市區通行的方言。廣義的福安話指閩東片的福寧小片,主要通行於福建省東北部的福安、壽寧周寧柘榮四縣市,這些地區都屬於昔日的福寧府。歷史上,福寧的治所一直在霞浦縣,但霞浦地理位置較偏僻,福安因為交通便捷,反而超越了政治中心霞浦,成為閩東地區經濟、文化中心。因此福安話比霞浦話更為通用,在福寧片大部分地區可以自由交流。

福安話比侯官小片的福州話多了j,w兩個濁音聲母,可能是因為受到了吳語的影響。一些基本的詞彙也有自己的特色。福安話與福寧小片的其他方言可以比較方便地交流,但與侯官小片方言交流有一定困難。與侯官小片的代表方言福州話相比,兩者之間的詞彙與音調有一定的差別。但其語言內部的一些特有的特點卻極其相似,如連讀聲母的變化、韻母的變化、音調的變化等。與福州話不同的是,福安話並未出現/n/和/l/混淆的情況,日常常用詞彙南北兩片比較接近。

Remove ads

歷史

Thumb
《安腔八音》手抄殘本複印書

閩東方言大概形成於唐朝,底層詞彙一定程度上受到古越語的影響。自從福建第一本方言韻書《戚林八音》之後,各地均出現了不同的方言韻書。在福安,從十八世紀中期至十九世紀末,先後出現了《安腔八音》和《簡易識字七音字彙》等福安話韻書,為方便傳教西班牙傳教士伊格那西歐·伊巴聶茲歷時近11年編了一本福安話詞典——《班華字典》。作為天主教多明我會在中國的主要傳教地,從高琦1632年首次進入福安傳教至今先後有兩三百名傳教士進入福安傳教,他們留下了大量的書信大部分為西班牙文,文中用涉及到了很多福安地名和人名,這些都成了研究福安話古音的可能材料。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同一個地名不同的傳教士拼寫卻並不一致,如穆陽:就有Mo-Yang,Mu-yang,Mouc-yiong,Muc-yang,Mouc-yong等多種拼寫[1]。當代還有郭旻所著的《新福安七音》和95年版《七音字典》

《安腔八音》比《七音字彙》及《班華字典》略早。《安腔八音》中共有17個聲母,77個韻母,單字聲調七個,上聲不分陰陽。47個韻類中有25個鼻音尾韻:「春、山、賓、歡、牽、川、銀、根、天、煎」10韻,以[-n]收尾,與之相配的入聲韻均收[-t]尾;「香、掀、坑、燈、光、恭、缸、東、聲、廳」10韻,收[-ŋ]尾,與之相配的入聲韻均收[-k]尾;「三、金、砧、添、䭕」5韻,收[-m]尾,與之相配的入聲韻均收[-p]尾。22個單元音和開音節尾韻的複合元音「花、秋、開、嘉、歌、須、於、杯、孤、輝、燒、俐、效、戈、西、雞、茄、崔、初、迦、歪、鉤」,其中「嘉、歌、戈、茄、迦」五個韻的入聲以[-h]收尾。合計安腔中擁有77個韻母。

之後出現的《簡易識字七音字彙》為一名天主教神學院的中文教師福安甘棠人鄭宜光所編。《七音字彙》中一些韻部已經與《安腔八音》不太相同,聲母有五個換了:

更多資訊 l, p ...

韻母部分其中春、掀、賓、砧、牽、銀、缸、根、俐、效、戈、雞、崔、添、䭕、經和溝分別被君、謹、新、參、千、斤、扛、跟、基、郊、過、之、催、謙、嚴、廳和鉤所替代。其中輝韻[ui]和茄韻[i]消失,馬重奇教授在他的一文《福建福安方言韻書〈安腔八音〉》中認為這兩個韻分別併入杯韻與之韻[2]。此外,與前者相比,《七音字彙》多了一個橫韻[uang]。

Remove ads

音韻系統

聲母

福安話的單字聲母有18個,大部分海系閩語中,都只有15個聲母。福安話的聲母多了/w/和/j/兩個濁輔音,以及/f/這個清輔音(/θ/的變體)。由於地緣上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北面吳語的影響。其中/w/不太圓,摩擦不明顯,而/j/的摩擦較為明顯。/ts/和/tsʰ/發音時舌尖觸上下齒,舌面前部邊沿微觸上齒,近舌葉音//和/tʃʰ/。/h/的實際音值為比舌根音靠後一些的喉壁音/ħ/,當其後的元音為/i/時,聲母齶化為/ç/[3]。 輔音/s/發音更為接近/θ/,有些人可自由變換。濁擦音/β/和/ʒ/為連讀時產生的,此外部分人亦會將聲母為/tsʰ/的一些字讀成/ʃ/,如「綽」(漂亮)讀/ʃiouk/。

更多資訊 雙唇音, 齒音 ...

【】括號內為非正式寫法(或俗讀音)

韻母

福安話中如若不包括m、n、ng三個韻母,則韻母為47個,其中iau只有一個字,「了」。否定詞「伓」受其後面音節聲母發音部位的影響念m,n,ng,如:「伓爬」/m pa/,「伓使」/n sai/,「伓去」/ng khue/,類似的鼻音韻字還有嘸、唔、呣、哼等,「伓(陽去)」一般放在其它動詞前表否定,而「呣(陰上)」表肯定,單獨使用,哼(hŋ̍)的意思及用法與普通話相同。

更多資訊 單元音韻, 元音韻尾 ...


Remove ads

聲調

福安話與福州話一樣,有7個單字聲調,分別為陰平、陽平、陰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但7個聲調發音與福州話差距甚大,以致難以互通。其中上聲不分陰陽,這和大部分海系閩語都一樣。

福安話的聲調詳見下表:[4]

福安話單字聲調表
名稱 陰平 陽平 上聲 陰去 陽去 陰入 陽入
調值 ˧˧˨ 332 ˨˨ 22 ˦˨ 42 ˧˥ 35 ˨˧ 23 ˥ 5 ˨ 2
例字 簪千珍倉鞭嬰 殘蠶亭床綿盈 斬寢點愴丙癭 贊店鎮寸變蔭 棧縣陣狀辨孕 窄血滴撮憋抑 雜狹侄戳別譯
  1. 上聲、陽去這兩個聲調音勢最強。
  2. 陽去這個聲調上聲不顯著,實際調值為˨˨˧(223)。

另外,連讀變調還會產生兩個新的調值˦˦(44)和˥˥(55)。(將在下文「連讀變調」一節詳細敘述)

多音字

例如字其意思與普通話字比較接近 拍在福安話中主要有以下幾種意思:

  • pak:籃球、相(打架)、遊戲機。
  • pɔk:手(鼓掌)。
  • pœk:電影

福安話中的字相對比較書面語如:武、 一雞蛋

文白異讀

[tin] | 古田(塍)[tsʰɛn]

文白兩讀在南方方言中普遍存在,福安話中也存在大量的文白兩讀。日常生活用語中絕大多數的詞都有文白兩讀。口頭語與書面語並存,文讀用於書面, 形成於不同的歷史時代,反映了語音的不同歷史層次。人名、地名一般要用文讀,但也有少數例外,如:地名古田[ku tsʰɛn]田的文讀為[tin]、訓讀為[tsʰɛn]。

  • (文:[toŋ̍];一中; 白:[tɔn]正中頭(正中間)、日中(白天))、
  • (文:[tai] 大學、 白:[to] 大小
  • (文:[θiu]少數民族;白:[tsiu] 少數人
  • (文:[ŋui] 外國; 白:[ŋe] 外旁(外邊))
  • (文:[θøi] 寶樹; 白:[tsʰiɛo] Be-le-tsʰiɛo (梧桐樹)
  • (文:[hoŋ̍] 分離;白:[pun] 分成兩半
  • (文:[jeo] 旅遊;白:[θeo] 游/*動詞)
  • (文:[iŋ̍] 電影;白:[on] 影子
  • (文:[tsu] 觀音送子、天干之一;白:[tsi] 原子筆(原子筆)、

有些詞彙文白兩讀中均存在,但意思不同。如:大王 文讀[tai ɰʊŋ̍]一般指神靈中的XX大王、白讀:[to ɰʊn]口語中常用。有些詞文讀與白讀意思相同,但文讀顯得正式,如:分開。

Remove ads

音變

聲母類化

聲母的變化主要是連讀引起的,如:相片[siouŋ piŋ]連讀時為[siouŋ miŋ] 類似此法產生的輔音有n、ŋ、l、ʒ、β和零聲母等,鼻音規律由於前一漢字的韻尾。


福安話中聲母類化主要有兩種規律, 第一種,大部分都遵循福安話基本類化規律: 唇音(p,pʰ,m) ——前字陰聲韻,次字聲母變β。前字入聲韻或陽聲韻,次字聲母變m。 齒音(t,tʰ) ---前字陰聲韻或入聲韻,次字聲母變l。前字陽聲韻,次字聲母變n。 軟齶音(k,kʰ,x) ---前字陰聲韻或入聲韻,次字聲母變為零聲母。前字陽聲韻,次字聲母變ŋ。 聲母(s,ts,tsʰ) ---前字陰聲韻或入聲韻,次字聲母變為零聲母、l或ʒ。前字陽聲韻,次字聲母變ŋ,n,ʒ。


當後一個字的輔音為唇音p,ph或m時,前字陰聲韻,次字聲母變β。前字入聲韻或陽聲韻時,次字聲母類化為m

更多資訊 p ph m, 元音韻尾 ...

當後一個字的聲母為t或th,前一個字的韻尾為開音節元音韻尾或塞韻尾時,第二字聲母類化為l。如若前一個字的韻尾為鼻音韻尾,則第二字聲母類化為n。

更多資訊 t th, 元音韻尾 ...

次字聲母為k,kh或h時,當前字韻尾為塞音或者元音韻尾,次字聲母均會脫落,當前字韻尾為鼻韻尾時次字聲母類化為ŋ。

更多資訊 k kh h, 元音韻尾 ...

第二種,前字的韻尾亦會影響次字的聲母,其中又可分為兩種情況。 1、陰韻尾,陰韻尾i,u使次字聲母變為ʒ 和β 2、陽韻尾,殘留下的韻尾m會影響次字的聲母。

韻母變化

主要存在兩種,一種是變為i的音,一種是變為u的音,單獨的讀時為原音,當和其它字構成詞並放在詞首時發聲韻變。 韻母的變化在福安話里也比較常見, 如:日 韻變前nek-韻變後nik, 閒日(以前)/nek/, 日期/nik/ 如:空(書面語) 韻變前koŋ-韻變後kuŋ,天空/koŋ/、空氣和空軍/kuŋ/

連讀變調

與同屬於閩東片福州話相似,福安話也存在連讀變調。福安話的連讀變調比福州話更為複雜,因為有時候最後一個字也需要變調。這使得福安話古奧難懂,令不以福安話為母語的人難以學習。

雙字連讀變音規則如下表。[5]其中,藍色代表前字,紅色代表後字。連讀變調欄中,僅寫一字的音,表示前字變、後字不變;否則,為兩字皆變(這些兩字都變的地方已用綠色標出)。

陰平
332
陽平
22
上聲
42
陰去
35
陽去
23
陰入
5
陽入
2
陰平
332
55 55 44 44
陽平
22
陰平
332
陰去+上聲
35+42
55 44 44
上聲
42
陽去+陰平
23+332
陰去+上聲
35+42
55 44 44
陰去
35
55 55 44 44
陽去
23
55 55 44 44
陰入
5
55 55 44 44
陽入
2
陰去+陰入
35+5
55 44 44
  1. 連讀變調產生兩種新的調值44和55。
  2. 連讀時,第一字聲調除陽平、陰入不變之外(事實上連讀時,陰入調實際調值被舒緩,接近55),其餘各調都會發生變調。第二聲變調的現象,僅於陽平、上聲、陽入三調出現在陰平、上聲兩調之後。(詳見上表)
  3. 第一字為入聲調時有時不變調,發生變調的多數保留/-k/的韻尾。數量結構一般不變調,例如「三日」讀作「saŋ332neik2」。
  4. 陽入調變調情況複雜,有時因聲母濁、次濁的不同,導致變調規則也不同。
Remove ads

語法

詞彙

福安話的日常生活的常用詞彙與普通話不大相同。

順序相異詞

福安話中有不少詞的構詞順序與普通話是不一樣的。 如:

  • 人客(客人)[nang k'ac]鬧熱(熱鬧)[nau ic]笠斗(斗笠)[lic tou]
  • 風台(颱風)[hung nai]歡喜(喜歡)[huan ni]豬母(母豬)[di mo]

意思相異詞

部分福安話詞彙所使用的漢字與普通話相同,但意思卻完全不同。如: 走[zou](與古漢語中的走意思相同,相當於普通話中的跑,普通話中的跑在古漢語與福安話中稱之為行,跑字在福安話中只存在於「跑步」等部分詞彙。姑娘[gu niong]一詞在福安話中指的是父親的姐姐,而非對年輕女子的一種稱呼。湯在福安話中指的是熱水包括洗澡用的水,如:洗湯[θɛ tɔng](洗澡),姐[ze]是指父親的妹妹,口頭語中一般稱對方為阿姐[a ze/zɪ],按長幼順序一般叫「大姐」,「二姐」……「細姐」,普通話中的姐在福安話中相對應的詞是姊[zi]。

不同詞彙

  • 實詞
    • 名詞 (國際音標)(俗讀)
    • 公雞:雞角 ki kœʔ
    • 乞丐:乞食 kʰi lieʔ
    • 繩子:索 soʔ
    • 蛋:卵 loŋ
    • 閒日 en nieʔ
    • 右邊:會旁手e wen tsʰiu
    • 目睭 mi iou
    • 翼 siaʔ
    • 骹踏車(自行車): kʰa taʔ tsʰie
    • 日中:白天 nieʔ loŋ
    • 先生:老師 fiŋ ŋaŋ
    • 新婦:新娘 sim mou
    • 圓筆(指鉛筆)in peiʔ
    • 骹(腳): kʰa
    • 難受:氣虧 kʰi kø
    • 學校:學堂 ho ton
    • 賊:竊 tsʰeʔ
    • 餓:飢 køi
    • 涼:凊 tsʰeiŋ
    • 玩:踏柳 tʰaʔ liu/kʰaʔ liu/tʰiʔ liu
    • 周到:細膩 se nei
    • 神經:癲趴 tim pa
    • 男孩:丈夫囝 tam iaŋ
    • 女孩:諸囝 tsʰun iaŋ
    • 女人:諸娘 tsʰi nion
    • 游泳:洗身 se seŋ
    • 不要:勿要 m ʔoi
    • 沒有:無 mo
    • 狗叫:犬吠 kʰein pø
    • 晚上:暝甫 maŋ u
    • 臉盆:面桶 min tʰoeŋ
    • 生孩子:飼囝 tsʰei kɛŋ
    • 孩子:囝囡tsiŋ ŋiɛŋ(傀儡kele)
    • 兒子:囝kiɛŋ
    • 水:tsi
    • 頭:tʰau
    • 鳥:niu
    • 屌:nø
    • 冷:寒 gaŋ
    • 動詞
    • 縛/綁puʔ
    • (喝)tsʰuʔ
    • 食sieʔ
    • 嗅xiu
    • 曝pʰuʔ
    • 鍾意tuŋ ei高興ko xeiŋ
    • 鹽(醃)saʔ
    • 講kuŋ
    • 嚎(哭)au
  • 天氣動詞:做雨、做晴(θan)、
    • 形容詞

綽(tsʰioʔ)mali:漂亮 派頭:pʰai tʰau 烏|黑:ou 懸|高:keŋ kasa

    • 代詞
      • 我:吾[ɰa]
      • 你:汝[ni]
      • 他:伊[i]
      • 我們:吾儕[ɰa tsɛ 連讀:ɰai] 和 吾儕儕儂ɰa tsɛ tsɛ nen 連讀:ɰai tsi nen]
      • 你們:汝儕
      • 他們:伊儕/伊儂
      • 大家:儕儂[tsɛ nen 連讀:tsi nen]齊儕[tsʰie ɛ]
      • 自己:tse nei[連讀:tsei]
      • 某人:某儂[mu nen]
      • 其他複數形式的詞一般加「儕」讀音的後綴[e],如:學生儕[hɔ θɛn tse](學生們)、傀儡儕[gɛ lɛ tse](孩子們)。少數也有pi,如傀儡pi,諸娘囝pi(tsung jang pi)鴨pi(aʔ pi)
    • 數詞 siʔ(eʔ) laŋ(ni) fan fi ngo loʔ tseʔ pɛʔ kau fɛʔ
    • 量詞
      • 頭[tʰau]:(豬、雞、貓、)
      • 只[tsʰieʔ]:人
      • 把[pa]:筆、
      • 兜[tau]:樹
      • 柄[paŋ]:剪刀、
      • 架[ka]:車、電話、電腦
      • 口[kʰieu]:酒*
      • 塊[tø]:衣服、褲子
      • 張(量詞)[tioŋ]
      • ɰu(部):車
      • xoŋ(次):
      • 頂[tiŋ]:席
      • 間[kiŋ]:店
      • 堂[toŋ]:課
      • 粒[laʔ]:饅頭
      • 工[kœŋ]:
      • 角[kœʔ]:(可用於口語)
      • 塊[tø]:錢
  • 虛詞
    • 副詞
    • 介詞
    • 連詞

我和你 to tsʰo ke kœŋ[共]

    • 助詞

kaʔ a zao 逃走 θeŋ eŋ ŋo 乘以五 teŋ eŋ 停下來 tuŋ uŋ 傳給 toŋ oŋ 等於 θo kʰo 嗆著了 ɰa ɰu 我的 ni tsi 你的 i tsi 他的 ngwe e nie e eie e

    • 擬聲詞

θi ʔa mi noʔ(什麼) mi noʔ noʔ(什麼) kʰiʔ kʰoʔ

    • 嘆詞

拼音系統

其他語言的關係

相關條目

參考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