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漢語族

屬於漢藏語系,由數個自中古漢語衍生的後代語言如官、粵、客、贛、湘、吳等,以及閩語支所組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语族
Remove ads

漢語族英語:Sinitic languages),也稱漢語[3]華語[4]:37,為漢藏語系的一支。

快速預覽 漢語族, 使用族群 ...

關於其所包含的語言種類,在語言學界主要有兩種不同視角:一種考慮到其內部共同的民族(即漢族)或國族(即中華民族)認同,且各漢語分支擁有共同的祖語,故認為漢語族只有漢語一種語言;另一種考慮到不同漢語分支之間的互通性低,有相互獨立性,故認為漢語族包含官話湘語贛語吳語閩語粵語客家話七大語言(或加上晉語徽語廣西平話),亦有觀點認為閩語實際上是一群難以相通的親屬語言,其中又分為閩南語閩東語閩北語閩中語莆仙語邵將語海南話雷州話。前者將官話、湘語、贛語、吳語、閩語、粵語、客家話等視為漢語的方言;後者則認為漢語族包含了數種互相關聯又各自獨立的親屬語言。「漢語族」這一術語通常是後一種視角下的用詞,而前一種視角下則使用「漢語方言」等術語。此外,有說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也屬於漢語族,因此亦稱漢白語族[5]

Remove ads

人口

漢語族語言的母語者人數大致如下:(2020)[6][7][8]

更多資訊 語言, 人數 ...

語言

Thumb
漢語及其他漢藏語系語言的母語者,據《民族語

方言學家羅傑瑞估計漢語族下有上百種無法互通的口音。[9]:72它們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方言連續體,總體上差異隨距離增加,也有差異明顯的分界。[10]:189–190

尚未歸類的方言有:

Remove ads

內部分類

Thumb
漢藏語系的起源與傳播。紅橢圓是磁山晚期和仰韶早期的文化,即漢藏語系的假定起源。黑色箭頭是藏緬語族從漢藏語系分開後向西擴張的假定遷移途徑。在將語言比較方法應用於沙加爾於2019年開發的比較語言數據資料庫以識別音義對應關係並建立同源詞後,系統發育方法被用於推斷這些語言之間的關係並估計其原鄉的年齡。[11]:10319–10320

傳統、方言學的漢語族分類基於與中古漢語的對應關係。這樣做做不出太多比較語言學工作(擬測語言間關係的通常方法),也不考慮互通度。即便是方言分類的領域,細節也被搪塞過去,如1980年代新設立的三個平行方言群:徽語晉語平話,其中若按不能互通劃為分語言的標準,則平話本身就是兩種語言,徽語更是要分成好幾種。[12]:41–53, 55–56[13]:9–18, 61–69, 222

與白語相似,閩語也被認為直接分化自上古漢語[14]:?這次分裂的證據是,閩語之外的所有漢語方言都符合《切韻》的音韻體系。[15]:3不過該說並未被普遍接受。

分類群間的關係

羅傑瑞將傳統的七大漢語方言分成三個更大的類:北部(官話)、中部(吳語、贛語、湘語)及南部(客家話、粵語、閩語)。他認為南部方言起源自漢朝通行於長江谷地的某種地方性通用語,他稱之為上古南方漢語;中部則是北部和南部方言的過渡地帶。[10]:182–183吳語和閩語間的方言邊界相當生硬,而其他的,比如官話和湘語、閩語和客家話間的邊界則定義模糊。[10]:189–190

學者們將中部方言的過渡性質以波浪模型解釋。Iwata認為,來自中原的創新因人口流動跨過淮河,產生了江淮官話,接著向東南方傳播,形成吳語;沿長江谷地向西傳播,形成西南官話和湘語、贛語;東南丘陵中的方言受到的影響則非常小。[16]:102–108

定量研究

一份2007年的研究基於詞彙相似性、聲韻對應規則度等客觀標準,以及互通度、相似性等主觀標準比較了15個城市城區的方言。大量指標數據顯示,官話、新湘語贛語屬於一個大群,而閩語(取樣於福州、廈門、潮州)、客家話粵語屬於另一個群。聲韻對應指標出現了較多例外,贛語(南昌話)屬於南方群,非常接近梅縣話溫州話與其他所有方言都有著相當大的差異。[17]:1025

這份研究沒有找到官話和中部方言間的明確分野:[17]:1025

  • 長沙話(新湘語)與官話在每項指標上都屬於同一類;未統計老湘語。
  • 太原話(晉語)和漢口話在主觀指標中異於其他官話,互通度則很高。客觀指標中,太原話的聲韻對應差異很大,詞彙差異較小。
  • 成都話在詞彙上有些許差別,其他指標幾乎沒有差別。

兩種吳語方言(溫州話和蘇州話)占據了過渡的位置,在詞彙相似性上離北部/湘語/贛語群更近,主觀互通度極近,但在聲韻對應規則度和主觀相似性上更接近閩語/客家話/粵語群,不過溫州話是所有方言中,與其他方言間的聲韻對應規則度最低的。兩種吳語方言的詞彙相似性很高,主觀相似性也很高,但互通度很低,蘇州話更接近北部/湘語/贛語。[17]:1025

南部分類中,客家話和粵語在主觀指標和詞彙相似性上離得更近,聲韻對應則遠些。閩語多樣性很高,福州話(閩東語)與閩南語下的廈門話潮州話的兩項客觀指標都不高,主觀指標實際上更接近客家話和粵語一點。[17]:1025

Remove ads

族內比較

更多資訊 詞義, 官話 北京音 ...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文獻

Loading content...

參見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