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爾摩斯冒險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福爾摩斯冒險史》(英語: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又譯《福爾摩斯辦案記》)是亞瑟·柯南·道爾所創作的第一本短篇小說合集,共收錄12篇短篇小說,整本小說圍繞在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的辦案經歷。該合集於1892年10月14日首次發布;其中各短篇小說在1891年7月至1892年6月期間,以每月連載形式於《岸濱月刊》中出版。這些短篇小說的出版順序並未依照案發時間來排列,而所有短篇中皆全部登場的人物只有夏洛克·福爾摩斯和約翰·華生博士2人;另外,所有短篇都是以華生的第一人稱敘述角度來撰寫。
Remove ads
總體來說,《福爾摩斯冒險史》系列試圖點出社會上的不公正面,福爾摩斯被描述成提供社會一種新奇且更公平,以及富有正義感的另類管道。這些短篇在出版後受到大眾喜愛,同時提升了《岸濱月刊》的訂閱量,促使道爾能夠為他下一篇創作要求更多酬勞。雖然艾琳·艾德勒僅在第一則短篇《波希米亞醜聞》登場一次,但在現代福爾摩斯改編作品中卻轉變為一名重要的角色,並且通常被描述成福爾摩斯所愛慕的人。柯南·道爾在1927年向《岸濱月刊》公布他所喜愛的12篇福爾摩斯著作,其中有4篇收入在本系列中,同時他把《花斑帶探案》列為他最喜愛的小說創作。
Remove ads
背景
亞瑟·柯南·道爾在1870年代於愛丁堡大學學習醫學時便開始創作作品,他的第一篇小說《賽沙沙山谷之謎》(英語:The Mystery of Sasassa Valley)於1879年9月時出版。在第一篇小說出版8年後,道爾完成福爾摩斯系列第一部長篇小說《血字的研究》,此作品由沃德·洛克公司出版。儘管《血字的研究》非常受到歡迎,但是道爾得到的酬勞卻很少。當續集《四簽名》在《理本科特月刊》出版後,道爾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短篇小說上。[1]1891年初期,《岸濱月刊》第一任編輯赫爾伯特·格里豪治·史密斯在創立月刊初期,收到道爾投稿的2篇小說。史密斯後來描述當他看完小說後,第一個反應是:「我立刻意識到,這是自愛倫·坡以來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2]最初的作品《波希米亞醜聞》於1891年7月在《岸濱月刊》出版,隨後受到大眾喜愛,雜誌的銷售量也表現亮眼[1];道爾之後以1則30畿尼的酬勞,連續出版12則短篇小說[2]。所有作品在1891年7月至1892年6月間以每月連載的型式,陸續刊登在月刊上[3],隨後這12篇小說被收集成冊,於1892年10月14日由《岸濱月刊》出版人喬治·能內斯發行,並命名為《福爾摩斯冒險史》。[4]本書在英國共印刷1萬份初版,在美國則由哈伯兄弟發行4500份初版印刷。[5]
Remove ads
故事
《福爾摩斯冒險史》主要以夏洛克·福爾摩斯的助手約翰·華生第一人稱敘述角度來撰寫,這也是福爾摩斯探案系列的常用撰寫方式,之後的系列也僅有4篇不是以華生的角度敘述。[6]《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一書內紀載亞瑟·柯南·道爾本人在撰寫《福爾摩斯冒險史》時,試圖點出社會上不公平的一面,例如國王背叛歌劇演唱家、繼父為了金錢偽裝成情人來欺騙自己的養女、一名貴族慣犯利用一位經營不善的當舖老闆犯罪、一名乞丐在肯特郡擁有一座廣大的莊園。[1]道爾同時表明他將福爾摩斯在這系列的短篇小說描述成一位在官方無能與貴族特權的不公正世界中,為社會提供另一種既新奇又公正的管道。[1]柯南·道爾在1927年向《岸濱月刊》公佈他所喜愛的12篇福爾摩斯著作,其中4篇收入在《福爾摩斯冒險史》中,依序分別為他本人最喜愛的花斑帶探案,以及紅髮會(第2名)、波希米亞醜聞(第5名)、五枚橘籽(第7名)。[7]本著作在1929年時被蘇聯政府認為是神秘主義創作而被禁止發行[8],但當地以禁書模式於黑市秘密銷售,廣受大眾好評,最後蘇聯政府於1940年取消本書的禁售令。[9]
Remove ads
大眾評價

《福爾摩斯冒險史》系列在《岸濱月刊》受到好評[23],當首篇《波希米亞醜聞》於1891年7月出版後,《赫爾每日郵報》評價柯南·道爾是位傑出的創造性天才。[24]在《福爾摩斯冒險史》系列刊登完時,《貝爾法斯特新聞報》刊登另一名《岸濱月刊》的作者評論,他在那則評論評價這或許是一年前受到大量關注的作品,然而柯南·道爾獨特地寫作能力與品質之間的落差可在這系列的作品間發現。[25]《里茲信使報》稱讚柯南·道爾利用許多怪僻及細節來點綴福爾摩斯的特徵[23],然而《切爾滕納姆觀察者期刊》卻評論福爾摩斯有時候讓人感到相當沉悶,並指出在描述福爾摩斯的弱點時顯得令人生厭[26]。《漢普郡電訊報》的記者則感慨地表示道爾更有思想的作品如《麥卡·克拉克》並沒有像福爾摩斯系列受到歡迎,同時總結當一位作家在撰寫文章時,也不得不為了迎合大眾喜愛而付出代價。[27]
Remove ads
改編作品
夏洛克·福爾摩斯系列作品已多次在電影及戲劇間經歷改編,在超過200部電影中,福爾摩斯這一腳色曾由70多位演員飾演過。[28]許多電影及電視劇都有以《夏洛克·福爾摩斯冒險史》為標題的影集,但這當中有一部分是經過改編的故事[29],或是將多個道爾撰寫的故事重新組合,甚至改編原著四簽名的情節,並冠以此標題上市。[30][31]艾琳·艾德勒僅在本系列的波希米亞醜聞出場過一次,之後就未再現身過,然而在現在的改編作品中,時常會引用她來當作重要腳色。[32]通常在現代的改編中,艾琳·艾德勒被描繪成是福爾摩斯愛慕的人,例如羅伯特·達赫蒂的《福爾摩斯與華生》,以及英國廣播公司的《新世紀福爾摩斯》[33],儘管這些改編故事在戲劇中仍聲稱福爾摩斯對艾琳·艾德勒情感並非與愛情相似。[32]本系列中的許多短篇故事都被收錄在ITV格拉納達改編系列電視劇《夏洛克·福爾摩斯》中,這系列電視劇從1984年播放至1994年。[34]BBC廣播四台在1990年至1991年將《福爾摩斯冒險史》戲劇化,由克萊夫·梅里森飾演夏洛克·福爾摩斯,邁克爾·威廉斯飾演約翰·華生。伯特·科爾斯是首席編劇,但故事情節編寫同時與文森特·麥克納尼(Vincent McInerny)及彼得·麥基(Peter Mackie)共同完成,導演一職則由派屈克·瑞納(Patrick Rayner)與恩德·威廉士(Enyd Williams)共同擔任。[35]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