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福音主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音主義
Remove ads

福音主義(英語:Evangelicalism),源自希臘詞εὐαγγέλιονeuangelion),意為福音、好消息,是一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歷史內涵的神學主張。在宗教改革早期,新教徒將自己的教會稱為「福音教會」,以示自身尊重《聖經》、有別於天主教會[1][2],至今主流新教依然使用這一意涵下的「福音主義」一詞,例如德國的改革宗信義宗聯合教會德國福音教會與許多稱為「福音路德教會」的信義宗教會就並非是現在常說的「福音派」教會。而現代更常說的「新福音主義」,是指肇始於18世紀、成形於二戰後的一個神學運動,[3]其一般擁有四大特點:1. 強調個人重生 2. 積極傳播福音 3. 高舉聖經權威(堅持聖經無誤通常不是聖經無謬)4. 強調耶穌復活[4]

Thumb
福音派教會在俄羅斯
Remove ads

定義

  • 福音神學中沒有新正統神學裡那般清晰的認識論傳統,也同樣不接受自由主義神學所採納的那些不利於《聖經》信仰權威的新科學證據,因此有反智識主義的傾向,但不刻意發展神秘主義以對抗理性主義。福音派神學注重的是基督教在大眾中的影響力,並不像新正統神學那樣強調與知識份子的對話。
  • 福音主義非常看重「神愛世人」、耶穌基督為世人的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的降生與復活便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福音、基督升天前要求門徒將福音傳到地極,認為基督徒應熱心地傳福音
  • 福音派神學中沒有一致的系統性權威釋經文本與信條,信徒之間可能採用不同的基督新教中各個的神學體系(例如喀爾文主義阿民念主義),用「以經解經」的方式理解聖經,只要不與別處經文抵觸,允許信徒用個人的經歷來解釋各別《聖經》章節。

與基要神學

基要神學」是稱呼福音神學中最為保守的論點。基要神學與福音派神學兩個名詞若被賦予不同意義時,通常是強調基要神學家已經發展出了嚴謹的論述體系。福音神學較之則是更大範圍的一個通稱,只要符合其基本神學要求的主張都可以被歸作福音神學──通常,立論鬆懈甚至提不出論證而僅止於信仰的基要神學主張會被視為「溫和的福音神學」。

相左主張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